[实用新型]一种通过蓝牙连接的音响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21090.8 | 申请日: | 2013-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672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8 |
发明(设计)人: | 刘黎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三星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5/00 | 分类号: | H04R5/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任海燕 |
地址: | 51622***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过 蓝牙 连接 音响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音响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通过蓝牙连接的音响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数字技术的进步,人们的娱乐生活也逐渐趋向数字化,例如高清数字影音技术使得人们享受更真实的娱乐生活,其中多声道扩大机及喇叭是不可或缺的配备,其中5.1声道音响系统是最基础的多声道音响系统。5.1声道音响系统一般在影剧院、电影院等地播放影音时使用,5.1声道音响系统是将声音信号输出到前置主声道的左喇叭与右喇叭、中央声道喇叭、环绕声道的左喇叭与右喇叭以及重低音喇叭,使其产生三度空间音效,令人有如身临其境的真实感。虽然使用5.1声道音响系统可以影音播放时声音更具真实感,但在现有技术中,5.1声道音响系统中各喇叭需有一定的位置间隔,其布线较为困难;市面上虽已有支持蓝牙连接的5.1声道音响设备,但该设备必须与音响主机连接后再通过线材连接喇叭才能实现5.1音效;或者是采用5.1声道全部集中到一个主机上,不能达到无线或真正分置环绕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通用蓝牙连接的5.1声道音响系统,该系统采用蓝牙连接而无须线材连接,可实现音效的环绕分置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通过蓝牙连接的音响系统,包括分别内置蓝牙接收模块的主机和与主机配合使用的五个音箱,该主机还内置有APTx蓝牙音频解码器,可将音频信号解码成左、右、中、左后、右后以及低音六个声道信号,主机通过蓝牙模块与五个音箱连接,将解码后的六声道信号分别传递给五个音箱实现播放。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主机和五个音箱均内置可充电电池。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主机内置USB充电模块,USB充电模块与USB接口及可充电电池连接,可充电电池通过USB接口为外部设备充电。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一步改进,所述的主机上内置NFC模块。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中使用蓝牙接收模块实现音响信号传输,无须线材连接,解决现有技术中5.1声道音响系统存在的布线难的问题,而且主机以及各音响均内置可充电电池,使其摆放位置方便。主机上内置NFC芯片和NFC天线,使得该音响系统具有NFC功能,无线连接更简便、智能化。该系统主机上内置USB充电模块,可供其他便携式移动设备进行充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将结合结构示意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叙: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通过蓝牙连接的音响系统,包括分别内置蓝牙接收模块的主机和与主机配合使用的五个音箱,该主机还内置有APTx蓝牙音频解码器,可将音频信号解码成左、右、中、左后、右后以及低音六个声道信号,主机通过蓝牙模块与五个音箱连接,将解码后的六声道信号分别传递给五个音箱实现播放。在系统中使用蓝牙接收模块实现音响信号传输,无须线材连接,解决现有技术中5.1声道音响系统存在的布线难的问题。所述的主机和五个音箱均内置可充电电池,使其主机与各喇叭均可独立工作,摆放位置更方便。所述的主机内置USB充电模块,USB充电模块与USB接口及可充电电池连接,可充电电池通过USB接口为外部设备充电,可供其他便携式移动设备进行充电。所述的主机上内置NFC模块,包括NFC芯片和NFC天线,可供其他便携式移动设备进行充电。
本实用新型中未具体介绍的结构模块均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成熟结构模块,在此不赘述。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但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形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应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三星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惠州三星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2109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体化污水生物处理反应器
- 下一篇:公交车智能报站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