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散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20893.1 | 申请日: | 2013-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034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张永裕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永裕 |
主分类号: | F28D7/10 | 分类号: | F28D7/10;F28F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寰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8 | 代理人: | 王晔;苏育红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散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散热装置,尤指一种通过改善散热传导路径以提供良好散热效果的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散热装置是一种广泛应用在各种产热设备中提供降温功能的机构,以液压机械为例,液压机械的动力装置在引擎运转的过程中,各机械组件之间常会产生一些摩擦力,当摩擦力不断将动能转换为热能时,会使机械零件产生过热反应,为避免机械运转一段时间后因过热而导致死机或故障,此时,设置在机械的润滑回路中的润滑液体将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所述润滑液体不仅可以减缓机械组件的间的摩擦反应,也能辅助性地将机械组件中所产生的热能传递至一散热装置中作降温处理,以此可对动力装置提供一降温的效果。
目前常被用在对润滑液体提供降温效果的散热装置,主要是包含一具有两端开口的筒体、一设在筒体一端开口处的风扇、二封口板,以及多个连通管,所述二封口板是间隔密合固接设在筒体内部,而在筒体内部区隔有一冷却空间,该筒体的筒壁两端分设与筒体内部的冷却空间连通的一入口管及一出口管,所述连通管是分布设置在该筒体的冷却室中,且连通管二端穿出所述封口板,所述连通管的二端分别与筒体的外部空间连通,提供外界气体流通的通道,且所述连通管内部均设置一散热片。
经由以上所述可得知,当吸热后的高温液体经筒体的入口管流入筒体内部空间时,因与连通管表面接触而能将热能传递予散热片,此时,经外界流入连通管中的气体会带走传递至散热片的热能,如此,可使高温液体在流出筒体的出口管之前可先被降温为低温液体,再回流至工作区中吸热并循环利用。
然上述散热装置,因是使多个连通管分布设置在筒体中,使得设置在筒体内的散热片与外界气体的接触面积受到限制,致使该散热装置在提供高温液体的降温效果上仍显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散热装置,希以此实用新型,改善目前散热装置的散热效果不佳的问题。
为达成所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包含:
一冷却筒,是具有一筒体,该筒体二端均具有一环端部,该筒体的筒壁分设有与筒体内部空间连通的一入水口及一出水口;
一管形导热体,是穿设在冷却筒中,该管形导热体以外周面与筒体的环端部的内周壁面密合固接,并将冷却筒的筒体筒壁与管形导热体的间区隔成一冷却室;以及
一散热体,是设置在该管形导热体中,该散热体是呈连续弯曲的波浪状,且以其外侧端部接触在管形导热体的内周壁面。
由上述可知,本实用新型是使高温液体经由筒体的入水口流入冷却筒与管形导热体的间形成的冷却室中,接着经由筒体的出水口流至冷却筒的外部空间,在此同时,外界气流将流入管形导热体的内部空间;由在流进冷却筒中的高温液体与外界气流的间具有温度差,故管形导热体会将温度差所产生的热能传递予管形散热体,并利用连续弯曲波浪状的散热体环绕而导热性接触管形导热体内壁,提供较大的散热表面积,此时,只要不断地利用流至管形导热体内部空间的外界气流吸收走散热体表面的热能,即可对高温液体提供良好的降温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散热装置的第一优选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散热装置的第一优选实施例的侧视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散热装置的第一优选实施例的主视剖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散热装置的第二优选实施例的主视剖面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散热装置的第三优选实施例的侧视剖面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散热装置的第一优选实施例的实施状态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散热装置的第三优选实施例的实施状态图。
附图标号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配合附图及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
如图1所示,是本实用新型散热装置的第一优选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在该实施例中,所述散热装置包含一冷却筒10、一管形导热体20、一气流导热管30以及一散热体40。
如图1及图2所示,该冷却筒10具有一筒体11,该筒体11二端均具有一环端部12,该筒体11的筒壁分设有与筒壁内部空间连通的一入水口111及一出水口112。
如图1及图2所示,该入水口111及出水口112分设在筒体11二端不同位置,以此使得经入水口111进入冷却筒10中的液体能更流畅地经出水口112输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永裕,未经张永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2089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灯的换气扇
- 下一篇:中央吸尘器用强力吸尘风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