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内臂钻孔专用机床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20560.9 | 申请日: | 2013-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360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16 |
发明(设计)人: | 杨宗斌;徐星灵 | 申请(专利权)人: | 衢州中等专业学校 |
主分类号: | B23B41/00 | 分类号: | B23B41/00;B23Q1/26 |
代理公司: | 杭州裕阳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1 | 代理人: | 应圣义 |
地址: | 324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钻孔 专用 机床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钻孔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内臂钻孔专用机床。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广泛应用于探测地质构造煤层、探放水、瓦斯、煤层注水、煤巷、半煤巷侧帮的锚杆支护和迎前打爆破孔的风镐系列产品的生产技术改进具有重要意义。镐筒作为风镐系列产品的核心部件,用于加工镐筒的配套设备的性能好坏直接制约着风镐系列产品的品质。目前厂家生产镐筒的工艺均采用用台式钻床钻通,再补焊封闭外侧,车削后再进行外磨加工的工艺。这种加工艺直接影响产品的性能、可靠性和外观,又多增加了两道工序-----补焊和焊后车削,故对产品的成本产生直接影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钻孔机床在机床结构复杂、加工工序复杂、所得产品不美观、性能不佳、生产成本高等方面不足,提供一种外形结构紧凑轻巧、体积小、零件少、产品加工工序简单、所得产品的外表无焊缝、使用性能好、可靠性强、生产成本低的内臂钻孔专用机床。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内臂钻孔专用机床,包括基座和功率为200W的电机。电机连接有悬臂杆,钻头借助夹紧机构固定在该悬臂杆的端部,悬臂杆下侧设有传动杆和齿轮,齿轮借助传动杆和夹紧机构控制钻头沿该悬臂杆的轴向做水平移动,钻头的钻孔直径为3~10毫米,钻孔深度为2~8毫米。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优选方案为,钻头的钻孔直径为5~8毫米。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优选方案为,钻头的钻孔深度为3~6毫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内臂钻孔专用机床能在工件内臂直接钻孔,减少补焊及补焊后车削相关工序,提升产品的外观、性能以及可靠性,降低了生产成本。齿轮借助传动杆和夹紧机构控制钻头沿该悬臂杆的轴向做水平移动,而电机通过悬臂杆将动能传递给钻头,使钻头做进刀运动,即垂直的升降运动。因此,该机床通过凸轮机构、齿轮机构、连杆机构实行运动和动力传递,具有较大扭矩,效率高,结构紧凑轻巧,体积小,零件少,价格低等特点。钻头的钻孔直径为5~8毫米,钻孔深度为3~6毫米,则最有利于镐筒的生产,得到所需产品,生产效率提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内臂钻孔专用机床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由图1所示的内臂钻孔专用机床结构示意图可知,一种内臂钻孔专用机床,包括基座1和功率为200W的电机2。电机2连接有悬臂杆4,钻头5借助夹紧机构6固定在该悬臂杆4的端部,悬臂杆4下侧设有传动杆7和齿轮3,该齿轮3借助该传动杆7和夹紧机构6控制钻头5沿悬臂杆4的轴向做水平移动,钻头5的钻孔直径为3~10毫米,钻孔深度为2~8毫米。其中,钻头5的钻孔直径优选为5~8毫米,钻孔深度优选为3~6毫米,则最有利于镐筒的生产,得到所需产品,生产效率提高。
使用本实用新型设备时,端部固定有钻头5的悬臂杆4深入到需要加工的镐筒内部,利用齿轮3,并借助传动杆7和夹紧机构6,将钻头5调整至镐筒内部的合适位置。开启电源后,电机2开始运转,经过运动和动力传递,最终驱动钻头5转动,使钻头5做进刀运动,即垂直的升降运动,从而实现机床在工件内臂直接钻孔的加工工艺,无需补焊及补焊后车削相关工序即可得到所需镐筒产品。
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和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衢州中等专业学校,未经衢州中等专业学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2056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