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回归缓冲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18950.2 | 申请日: | 2013-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887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廖瑞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升德精密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F5/08 | 分类号: | E05F5/08;E05F1/08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顾伯兴 |
地址: | 215011 江苏省苏州市吴***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回归 缓冲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回归缓冲结构,尤指一种可延长缓冲阻尼效果之时间,进而可有效提升缓冲及减少噪音的回归缓冲结构。
背景技术
一般的回归缓冲装置,如台湾专利公报公告第M378270号「半自动收门缓冲装置」,请参阅图1所示,其包含有一油压阻尼装置10、一外壳11与一滑动扣具装置12,其中该油压阻尼装置10具有一油压桶101及一活塞杆102,该活塞杆102一端以可滑动方式设置在该油压桶101内,该外壳11包覆该油压阻尼装置10并令该油压阻尼装置10固定在该外壳11内,该外壳11上形成有一轨道111,又该外壳11可供与门体相固设,该滑动扣具装置12与该活塞杆102另一端相固设,又该滑动扣具装置12设有一卡扣件121,该卡扣件121上形成有一卡扣槽122,该卡扣槽122可供与门框的卡掣块相结合卡抵;其原理系利用当将该门体关闭时,该滑动扣具装置12其卡扣件121之卡扣槽122会与该门框的卡掣块相结合,而可令该滑动扣具装置12被止档于门框的卡掣块处,此时该门体仍可继续移动并带动该外壳11与油压桶101继续朝靠近门框方向移动,而使该活塞杆102可缩入该油压桶101,俾可产生一阻力以减缓该门体与门框接触时之撞击力道,进而可达到减少关门时产生噪音声响之目的。
该习用之回归缓冲装置,虽可达到减少关门时产生噪音声响之目的,惟其仅具备单一个油压阻尼装置10,因此该活塞杆102可在油压桶101中滑动的行程通常较短,导致活塞杆102在缩入该油压桶101时可能很快地就碰撞到该油压桶101的内璧,进而造成习用回归缓冲装置其缓冲效果及降低噪音效果均较为有限,是故,如何针对上述缺失加以改进,即为本案实用新型人所欲解决之技术困难点所在。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现有之回归缓冲装置,因仅具备单一个油压阻尼装置,致使缓冲行程较短,造成缓冲效果及降低噪音效果均较有限,因此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回归缓冲结构,藉由本实用新型的缓冲机构系由一中空外管及两个拉杆组成,而可较习用回归缓冲装置的油压阻尼装置提供更长的缓冲行程,俾可延长缓冲阻尼效果之时间,进而使本实用新型可达到有效提升缓冲及减少噪音之功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回归缓冲结构,其包含: 一壳体机构,该壳体机构包含有一壳本体与一盖体,该壳本体设有一容置空间,该盖体固设于该壳本体一端的容置空间内,该盖体设有一槽沟,该槽沟一侧设有一缺口部;
一滑动机构,该滑动机构系可滑动地设置于该盖体与壳本体其容置空间之间,该滑动机构内包含有一从动机构与一释放机构,其中该释放机构与该从动机构相轴接;
一拨片,该拨片与该壳体机构相搭接,该拨片设有一拨动部,该拨动部与该槽沟相穿设,且该拨动部系可分离地与该滑动机构其释放机构相卡抵;
一弹性件,该弹性件置设于该壳体机构其容置空间内,该弹性件两端分别与壳体机构及滑动机构相固定;
一缓冲机构,该缓冲机构置设于该壳体机构其容置空间内,且该缓冲机构位于该弹性件一侧,该缓冲机构内包含有一中空外管、一第一推杆与一第二推杆,其中该中空外管具有开放状的第一端与第二端,该第一推杆一端系可滑动地由第一端穿套于该中空外管内,该第二推杆一端系可滑动地由第二端穿套于该中空外管内,又该第一推杆另一端系与壳体机构相固定,该第二推杆另一端系与滑动机构相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其中该第一推杆一端与第二推杆一端均设有一活塞件。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其中该中空外管的中间位置尚设有一泄压孔,又该中空外管内进一步设有一第一节气阀与一第二节气阀,且该第一节气阀与第二节气阀系分别位于该泄压孔的两侧。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其中该缓冲机构内尚包含有一第一侧盖与一第二侧盖,该第一侧盖系与中空外管的第一端相结合固设,该第二侧盖系与中空外管的第二端相结合固设。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其中该从动机构设有一轴孔与一活动区。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其中该活动区系为扇型孔或为圆弧孔。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其中该释放机构包含有一位于该从动机构下方的卡制件与一位于该从动机构上方的释放爪,该卡制件两端分别设有一结合部与一带动件,该释放爪的下表面与上表面分别设有一与该卡制件其结合部相对应的被结合部及转轴,又该释放爪设有一透孔与一斜凹口部,该释放爪其被结合部与卡制件其结合部相卡合,该释放爪其转轴系穿伸突出于该盖体其槽沟,又该卡制件其被动件系穿过该从动机构其活动区及释放爪其透孔并穿伸突出于该盖体其槽沟。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其中该缺口部设有一抛弧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升德精密电气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升德精密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1895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