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色包覆塑软管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18647.2 | 申请日: | 2013-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236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2 |
发明(设计)人: | 林爱素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天鑫金属软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11/115 | 分类号: | F16L11/115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吴秉中 |
地址: | 3151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色包覆塑 软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办公用品领域,具体地讲是一种双色包覆塑软管。
背景技术
塑软管即塑料软管,其应用范围广泛,尤其适用于气体管道(如:煤气或天然气管道等)或液压管道上,具有良好的气密性和水密性。现有技术的塑软管一般包括内层波纹管和外层PVC塑料包覆层,由于内外层的结构和其化学特性,使得塑软管具有具有柔性好、耐腐蚀、抗疲劳、耐高低温等多项特点。
然而,现有技术的塑软管还存在以下缺陷:现有技术的外层PVC塑料包覆层一般都是包覆于波纹管外层,内层波纹管在长期使用后可能会产生局部损坏,此时肉眼无法观察到内层波纹管的这些缺陷,给安全使用埋下了隐患;现有技术的内层波纹管和PVC塑料包覆层均为柔性部件,其强度相对较低,在很多场合的使用中,往往由于强度不够,而达不到使用要求,或难以获得理想的使用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视化、便于观察,且强度高的双色包覆塑软管。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以下结构的双色包覆塑软管,包括内层波纹管和PVC塑料包覆层,所述的PVC塑料包覆层包覆于内层波纹管的外面;PVC塑料包覆层是由非透明包覆部分和透明包覆部分周向衔接而成。
采用以上结构,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采用本实用新型,由于PVC塑料包覆层是由非透明包覆部分和透明包覆部分周向衔接而成,可以透过透明包覆部分观察到内层波纹管的状况,实现塑软管的可视化。
作为改进,在内层波纹管和PVC塑料包覆层之间设有丝网层;由于增设了丝网层,能够提高塑软管的整体强度。
作为改进,所述的丝网层为不锈钢丝网层,采用不锈钢丝网层,不易发生因金属丝网生锈而产生软管故障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双色包覆塑软管的结构示意图(实施例1)。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双色包覆塑软管的结构示意图(实施例2)。
如图所示 1、内层波纹管,2、PVC塑料包覆层,2.1、非透明包覆部分,2.2、透明包覆部分,3、丝网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双色包覆塑软管,包括内层波纹管1和PVC塑料包覆层2,所述的PVC塑料包覆层2包覆于内层波纹管的外面;PVC塑料包覆层是由非透明包覆部分2.1和透明包覆部分2.2周向衔接而成;在二者之间的衔接处在技术上要处理好,即无可见熔接痕,不仅衔接牢固,同时也无外观瑕疵;透明包覆部分2.2形成的直线度不得大于1.5mm;非透明包覆部分2.1和透明包覆部分2.2的边缘轮廓分明清晰。
如图2所示,在内层波纹管1和PVC塑料包覆层2之间设有丝网层3;丝网层的网孔形状和大小可以视产品的规格和大小来定。
所述的丝网层3为不锈钢丝网层;除了采用不锈钢丝网层亦也采用其他耐腐蚀的金属丝网,综合来看,不锈钢丝网层的成本较低,效果也比较好。
图1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两个实施例,二者的区别在于:实施例1没有丝网层;而实施例2中设有不锈钢丝网层。
此外,可在非透明包覆部分2.1上标出商标标签,字体轮廓分明清晰。
以上仅就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作了说明,但不能理解为是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不仅局限于以上实施例,其具体结构允许有变化,例如:内层波纹管的直径尺寸、产品整体直径等均可有变化。总之,凡在本实用新型独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所作的各种变化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天鑫金属软管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天鑫金属软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1864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奶粉罐罐盖
- 下一篇:主螺旋桨前倾式直升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