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散热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18488.6 | 申请日: | 2013-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274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毛黛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技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H01L23/427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5 | 代理人: | 叶树明 |
地址: | 中国台湾***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散热 模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散热模块,特别是一种热管式散热模块。
【背景技术】
电子设备在运转时,设置于电子设备内部的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 CPU)或图形处理器(graphic processing unit, GPU)等发热元件会产生高热,因此其温度必须加以调整降低,以确保电子设备的运作正常,并且避免电子设备因运作温度过高而受损。因此,散热装置的散热效能便是其中调整温度的要素。由于科技产品日新月异,并随着多机能化及运算处理速度的提高,相对地,使电子设备运作时所产生的热能也增大,因此散热装置的效能也需要愈加地提高。
已知的散热装置由多个热管以并排方式组成,热管的内部为一真空的空间,设置具冷凝功用的流体于热管内部,热管的前后两端是吸热端及散热端,吸热端设置于电子设备的发热元件上,用以吸收电子设备运作所产生的热能,热能再通过冷凝流体导引至散热端而逐渐降温。但上述的散热装置以热管与热管间以及热管与热源之间,大多是通过点接触的方式进行热传导,此方式在单位面积上的接触面积小,使得热传导效能不佳,导致散热装置所能产生的散热效果不甚理想。但若是通过在同一水平方向增加相互并排的热管数量,来增加热管之间用以热传导的接触面积,则容易造成热管的散热面积大于热源的面积,导致排列在最外侧的热管无法接触于热源而呈悬空状态,进而无法对热源提供有效的散热作用。如此,也就失去了增加热管数量来提升散热效能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针对上述公知技术的缺失,提出一种散热模块,以有效克服上述的问题。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有效提升散热模块的散热效能,以及避免造成散热模块制造成本的浪费。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散热模块,适于配置于一电子装置的一发热元件上。散热模块包括具有一凹槽的散热本体以及设置于凹槽内的一热管组件。热管组件包括多个第一热管以及多个第二热管,第二热管的厚度小于第一热管的厚度,第一热管与第二热管的截面呈多边形,第一热管的截面可呈梯形,第二热管的截面可呈方形,且第一热管的内壁面以及第二热管的内壁面分别设置有一毛细结构层。
散热本体凹槽内的多个第一热管表面相互接触并排,且第一热管可分别具有至少一斜面,相邻的二个第一热管的斜面相互抵靠。在并排的第一热管上堆迭排列多个第二热管,第二热管的相对二侧面分别贴合于第一热管表面与散热本体凹槽内的一壁面;散热本体凹槽的相对二侧具有二扣合部,压合相邻于二扣合部的二个第一热管上,并且与并列的第一热管形成一共平面露出于凹槽的一侧,共平面的宽度匹配于发热元件的宽度。
如上所述的散热模块,其中散热本体还具有多个散热鳍片,散热鳍片与凹槽分别设置于散热本体的相对二侧面。
本实用新型的功效在于,通过较大管径的第一热管与较小管径的第二热管的堆迭排列,可以在发热元件上形成较大的覆盖率,同时配合毛细结构层的设置,能缩短热能在第一热管与第二热管之间的热传路径,并且能加速热能在发热元件、第一热管、第二热管与鳍片之间的传递速率,并且形成良好的热传导路径,因此能有效发挥散热模块的传热效应与散热效应,进而大幅提升散热模块的散热效能。
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实施与功效,现配合附图作最佳实施例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散热模块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散热模块的侧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散热模块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4至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散热模块的组装示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散热模块适于装设在电子装置内,用以对电子装置的中央处理器或图形处理器等,于运作时会产生高热的发热元件进行散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技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技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1848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钢卷自动错边收卷系统
- 下一篇:安装件及导轨安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