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永磁式变速驱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17997.7 | 申请日: | 2013-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833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13 |
发明(设计)人: | 梁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梁建华 |
主分类号: | B62M11/14 | 分类号: | B62M11/14;B62M2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贺红星 |
地址: | 5281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永磁 变速 驱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永磁式变速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节能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以及机动车废气污染的不断加剧,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采用自行车作为交通代步的工具,在骑行过程中锻炼身体及感受更多的娱乐体验。
通常情况下,人们所看重的是自行车的性能,尤其是对于一些变速自行车,其是否省力、变速机构是否灵敏等性能成为人们衡量变速自行车性能的重要指标。
传统的自行车采用单级链传动,遇到上坡骑行或顶风骑行时,会非常费力,甚至于在平坦的路面骑行时,想要提升速度也非常困难,塔盘式的变速装置虽然能够改善上述缺陷,但其安装空间较大,结构较为复杂,易磨损,且操作繁琐,导致塔盘式的变速装置难以普及。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于提供一种永磁式变速驱动装置,占用的空间小,结构简单,方便使用,同时具有省力、易于提速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永磁式变速驱动装置,包括,
箱体;
主轴,主轴枢接在箱体上且其两端分别由箱体两端穿出;
太阳轮,枢接在主轴上,太阳轮上同步联接有驱动链轮;
行星架,同步的联接在主轴上,其上枢接有至少一个行星齿轮,行星齿轮的内侧与太阳轮啮合;
转盘,枢接在主轴上,该转盘的周缘具有与行星齿轮的外侧啮合的内齿圈;
至少一内永磁组,内永磁组包括均匀分布于转盘周缘的多个内永磁体;
与内永磁组数量相等的外永磁组,外永磁组包括均匀分布于固定盘周缘的多个外永磁体,外永磁体与内永磁体一一对应且极性相反。
相互对应的内永磁体和外永磁体相隔1-8mm的间隙。
行星齿轮通过单向轴承枢接在行星架上,单向轴承的内圈连接在行星架上、外圈与行星齿轮同步联接,单向轴承外圈的转动方向与主轴的转动方向相反。
行星架上安装有与行星齿轮数量相等的轴头,行星齿轮通过单向轴承枢接在轴头上。
主轴上螺接有一调节座,调节座与转盘之间安装有一推力球轴承,调节座内沿其径向穿接有一将调节座固定在主轴上的机米螺丝。
箱体上固定有一固定座,该固定座上螺接有一固定盘,外永磁体固定在固定盘上。
每一个外永磁体均安装在固定盘上开设的凹槽中。
每一个内永磁体均嵌置于转盘上开设的凹位中,且内永磁体以螺纹连接的方式固定在凹位中。
太阳轮上一体成型有一枢接于主轴上并套设在主轴外部的轴套,驱动链轮以螺纹连接的方式固定在轴套上。
转盘的外周缘位于内齿圈的外侧安装有多根柔性油针。
转盘上分布有两个内永磁组,该两组内永磁组中的内永磁体在转盘的径向相互错开,箱体上分布有两组外永磁组,两组外永磁组中的外永磁体在箱体的径向相互错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利用行星传动组件与永磁体配合,大大的减少了变速过程中接触式的磨损,其自动变速响应灵敏,安全性及可靠性高,并且其操作简单,仅靠双脚常规的操作即可实现自动变速,同时,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便于安装,在启动或爬坡时,其具有易于提速及省力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外永磁组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0、主轴;11、行星架;12、行星齿轮;13、轴头;14、单向轴承;21、后壳;22、端盖;24、护链罩;25、固定座;26、固定盘;30、驱动链轮;40、太阳轮;41、轴套;50、转盘;51、内齿圈;52、柔性油针;61、推力球轴承;62、调节座;63、轴承托垫;71、内永磁体;72、外永磁体;91、右脚踏杆;92、左脚踏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梁建华,未经梁建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1799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活塞式压缩机的网状阀
- 下一篇:活塞冷却喷钩流量测试方法及其引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