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下料装置的改进型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17478.0 | 申请日: | 2013-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980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欧阳先凯;徐伟;姜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华通特种工程塑料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C7/16 | 分类号: | B28C7/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置 改进型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下料斗,具体涉及下料斗的改进型结构。
背景技术
在建筑领域常常需要把混凝土从一个地方运输到另一个地方,而混凝土很容易凝固,在运输过程中需要不断的搅拌,因此我们通常都是通过专用的搅拌车对其进行运输。由于搅拌车上搅拌筒体积都比较庞大,在取用时非常不方便,我们需要设置相应的取料装置来取用里面的混凝土。现有的下料装置为一个整体结构,下料部件为一个很长的斜斗,需要占用很大的空间,在混凝车上不但不便于放置,使用时也比较麻烦。在不同的地方取用混凝土,由于地理位置的不同,常常需要改变下料装置下方出口的方向,以方便取料,但是现有的装置出口方向都无法改变,这就给取用混凝土带来不便,增加取用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下料斗的改进型结构,在上料斗的下方设置有旋转件,用以调节上料斗的方向到任意位置,实现对上料斗出口方向的调节,取用混凝土更简单方便。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下料装置的改进型结构,包括上料斗、下料斗、把手和旋转件,所述的上料斗底部安装有旋转件,所述的旋转件能够实现任意方向旋转,所述的上料斗的端点能够与下料斗的端点相吻合,所述的上料斗和下料斗上均设置有把手。
进一步的,所述的旋转件包括旋转头、伸缩杆和固定板,旋转头固定在上料斗的底部,伸缩杆位于旋转头和固定板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的上料斗与下料斗吻合部分为圆弧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的上料斗靠近下料斗部分的直径大于上料斗上其它部分的直径。
进一步的,所述的上料斗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把手。
进一步的,所述的上料斗和下料斗大小相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 在上料斗的底部设置有旋转件,通过转动旋转件就可将上料斗移动到下料斗的上方,减少上料斗的占用空间,也可以移动到与下料斗平行的方向组成更长的轨道用以取用混凝土,其中的旋转件还起到支撑上料斗的作用,该设置也不会影响上料斗与下料斗连接部分的吻合度。
2、 在上料斗和下料斗的两侧都设置有把手,在不使用时可以将上料斗向上翻转扣在下料斗上方,用连接件穿过上料斗和下料斗上的把手,将上料斗和下料斗进行固定,防止在运输过程中脱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分别表示为:1、上料斗;2、下料斗;3、把手;4、旋转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不限于此。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上料斗1、下料斗2、把手3和旋转件4,上料斗1和下料斗2大小相等。本实施例的上料斗1底部安装有旋转件4,旋转件4包括旋转头、伸缩杆和固定板,旋转头固定在上料斗1的底部,伸缩杆位于旋转头和固定板之间。本实施例的旋转件4能够实现任意方向旋转,其中的上料斗1的端点能够与下料斗2的端点相吻合,所述的上料斗2和下料斗2上均设置有把手3,上料斗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把手3。上料斗1与下料斗2吻合部分为圆弧结构,上料斗1靠近下料斗2部分的直径大于上料斗1上其它部分的直径。
在取用混凝土之前,首先调整上料斗下端的旋转件,调整伸缩杆的长度和旋转头,让上料斗的开口位于合适的方向,开始从搅拌车中放出混凝土。当不需要再取用混凝土时,此时转动旋转件让上料斗位于下料斗的上方,将上料斗和下料斗上的把手进行固定,降低了上料斗占用空间。使用更加灵活方便。
如上所述便可实现该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华通特种工程塑料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华通特种工程塑料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1747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注塑机上的防铁屑装置
- 下一篇:用于装夹五倒档换档杆的铣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