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线缆夹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17189.0 | 申请日: | 2013-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309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9 |
发明(设计)人: | 陈小炜;徐文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森伯格技术(昆山)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3/10 | 分类号: | F16L3/10 |
代理公司: | 苏州慧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9 | 代理人: | 安纪平 |
地址: | 215345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线缆 夹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线缆夹持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通信设备的得到广泛的使用,通信线缆包括电缆和光缆,主要用于电信号和光信号的传输,是常见的通信设备,通信线缆在布置、安装过程中往往要对其固定,特别在一些建筑物附近,需要一些线缆夹持设备对其固定安装,防止因移动、摩擦而损坏线缆,EP0965781公开了一种线缆夹持装置,该线缆夹持装置包括U形支架、设置在支架内的两个夹持件、传力板和螺栓,螺栓通过传力板将力传递给两个夹持件,该设计可以有效夹持线缆,同时防止用力过大而损坏线缆。
但在实际线缆安装过程中,作业人员往往都是在户外高空作业,由于现有技术中线缆夹持装置的零部件较多,安装中容易出现零部件掉落现象,一方面给安装带来不便,另一方面坠落物也会伤及路面行人,存在安全隐患。
另外,现有技术中线缆被固定后,依然会出现松脱、易损坏等现象。
因此,需要一种改进的线缆夹持装置,以解决现有的固定装置在应用中所存在的上述不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线缆夹持装置零部件较多,安装困难、高空坠落等不足,从而提供了一种改进的线缆夹持装置。
为实现所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线缆夹持装置,包括支架,设置在支架上的至少一夹持组件,以及穿过所述支架的螺栓,所述夹持组件上 形成有线缆夹持孔,所述螺栓具有靠近所述夹持组件的抵靠端,所述线缆夹持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螺栓抵靠端的垫片。
具体说,所述垫片中央设置有孔,所述螺栓通过所述孔穿过所述垫片,所述螺栓接近所述夹持件一端的端部得到扩张,使得所述垫片无法脱落。
所述螺栓接近所述夹持件一端设置有台阶部,所述台阶部包括第一台阶面和第二台阶面,所述垫片在所述第一台阶面上移动。
所述垫片与所述螺栓为一体式结构。
所述垫片与所述第二台阶面之间设置有弹性件。
优选地,所述垫片为碟形垫片。
所述碟形垫片的轴向高度大于所述台阶部第二台阶面到所述螺栓接近所述夹持件一端的端面的距离。
所述夹持组件包括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所述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上分别设有弧形凹槽,所述线缆夹持孔由所述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上的凹槽配合形成。
所述支架为一U形架,所述U形架具有底部和侧臂,所述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侧部分别设置有挂钩,所述挂钩可以挂设在所述U形架的侧臂上。
可选地,所述螺栓上还设置有锁紧螺母。
本实用新型线缆夹持装置,实现了零部件的一体化,减少了高空作业时零件坠落的风险,安装方便,弹性垫片和/或锁紧螺母的设置有效防止其松脱等缺陷,同时蝶形垫片的设置可以增大螺栓与夹持件的接触面积,防止损坏夹持件的同时也可以使夹持件在螺栓锁紧过程中更加平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线缆夹持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支架组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螺栓与垫片装配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为图3中去除垫片后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线缆夹持装置的结构组成进行详细说明。
图1-图5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视图,整体而言,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线缆夹持装置包括支架组件1和至少一组夹持组件2,所述夹持组件2主要用于夹持线缆(图中未示出),其由塑料件组成,所述支架组件1主要用于支撑夹持组件2,并为夹持件夹持线缆传递推力和锁紧,防止松脱,这样,线缆就可以被紧固。
结合图2所示,所述夹持组件2由具有弧形凹槽23的第一夹持件21和第二夹持件22组成,线缆夹持在第一夹持组件凹槽和第二夹持组件凹槽组成的线缆夹持孔内。
所述支架组件1包括U形架11、螺栓12、垫片13和弹性件14,所述U形架11包括两个对称的侧臂111和连接两侧臂的底部112,所述底部112上设置有螺纹孔113,所述螺纹孔113向两侧壁111内部延伸形成一个延伸部114,所述螺栓12穿过螺纹孔113、延伸部114,并与所述U形架11螺纹连接,所述螺栓12具有靠近夹持组件2的抵靠端12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森伯格技术(昆山)有限公司,未经罗森伯格技术(昆山)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1718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制取植物油的物理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大豆蚜虫均一化人工养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