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发动机悬置支撑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16968.9 | 申请日: | 2013-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720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发明(设计)人: | 周玫;王成龙;池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汇众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5/12 | 分类号: | B60K5/1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喻学兵 |
地址: | 20012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发动机 悬置 支撑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发动机于汽车底盘的支撑系统。
背景技术
前副车架是汽车底盘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承载发动机与转向系统,连接着稳定杆、控制臂与车身,是底盘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传统的前副车架结构如图1所示,由前梁4、左边梁2、右边梁3、后梁1及悬置支架5焊接而成。后梁1主要承载发动机、转向机、稳定杆的载荷。
传统后梁1总成如图2所示,为上下片11、12焊接组成,发动机悬置支架5左、右、前三边完全焊接在后梁下片12上。
发动机悬置在汽车运行时受到的力是纵向的,由于发动机悬置的硬点一般都远离副车架主体部分,受到加载力后通过力矩的传递,应力会大大增加。应力势必转移到前端面,支架前端面与后梁下片两侧连接区域也是最后零件失效区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汽车发动机悬置支撑系统,以改善发动机悬置支架的性能。
为实现所述目的的汽车发动机悬置支撑系统,包括前副车架后梁以及后梁下侧焊接的悬置支架,所述悬置支架的左右侧壁以及前侧壁焊接于所述后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悬置支架在右侧壁的后梁侧前端具有缺口,并且右侧壁前端与所述后梁有一段未焊接的间隙,所述左侧壁上焊接有加强板,该加强板的一端焊接所述后梁。
所述的汽车发动机悬置支撑系统,其中,所述后梁由上片体和下片体焊接而成,所述悬置支架焊接于所述下片体上。
所述的汽车发动机悬置支撑系统,其中,所述加强板与所述左侧壁成60度角。
所述的汽车发动机悬置支撑系统,其中,所述间隙有15mm长。
所述的汽车发动机悬置支撑系统,其中,所述缺口半径为16mm。
所述的汽车发动机悬置支撑系统,其中,所述加强板为60mm长、40mm宽的板材。
通过所述缺口和加强板可以有效地释放应力和增强悬置支架的强度,从而改善发动机悬置支架的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前副车架的立体图。
图2是传统后梁总成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汽车发动机悬置支架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后述实施例中,前、后、左、右等方位用语是参照图1所示的前副车架的放置装置而定的,如图1所的状态同时也是前副车架安装在汽车上的状态。图2的后梁是相对于图1所示的横梁在左右方向翻转了180度。
如图3所示的悬置支架是用于替代如图2所示的悬置支架的,其成四面包络形状,即具有后侧壁52、左侧壁53、右侧壁54以及下侧壁51。悬置支架在右侧壁54的前端的后梁侧形成有半径为16mm的缺口540,并断开右侧壁54与后梁(在图3中没有示出)的15mm长度焊缝,用来释放应力。
在左侧壁上添加长为60mm,宽为40mm的加强板530,加强板530下端与后梁的下片体焊接,上端与左侧壁53焊接,加强板530与左侧壁53成60°角。
相对于图1所示的悬置支架,改进后的设计使发动机悬置支架应力得到有效释放,无法释放的应力通过加强板530传递得到有效分散,从而在发动机悬置支架与后梁下片连接处的应力明显下降,零件失效的风险也明显降低。改动后的设计方案具有性能强、工艺方便、重量轻的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汇众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汇众汽车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1696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控制组件及汽车
- 下一篇:一种模切烫金机动平台辅助回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