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捞渣机内导轮拆卸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16581.3 | 申请日: | 2013-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458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刘峰;张军;周战军;刘海涛;柳旭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唐山东电力检修运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27/06 | 分类号: | B25B27/06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张勇 |
地址: | 2665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捞渣机内 导轮 拆卸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拆卸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捞渣机内导轮拆卸装置。
背景技术
黄岛发电厂锅炉底渣采用水浸式刮板捞渣机连续除渣的机械处理系统,通过内导轮驱动带动链条、刮板运行,从而进行除渣。因为负荷量太大,对内导轮的要求很高,所以内导轮一旦出现磨损情况,会影响捞渣机的工作进度,从而影响电厂发电量。所以拆卸内导轮进行检修就尤为重要,但是,内导轮拆卸工作量很大,拆卸很困难,从而影响工作进程。
现有的捞渣机内导轮拆卸装置一直使用传统的拆卸装置,工具繁多,但是作用效果很小,甚至会对内导轮产生破坏,从而拆卸时需要很大的人力物力,直接加大了工人的工作量,影响了工作进度。
而且,常规的内导轮轴承与轴镶嵌于内导轮的外壳内部,在不损伤轴承的前提下,无法利用拔子、大锤等现有工具将其取出。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捞渣机内导轮拆卸装置。能够有效减小工作强度,提高拆卸速度,进而提高工作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捞渣机内导轮拆卸装置,所述内导轮包括外壳以及镶嵌于外壳内部的轴承与轴,所述拆卸装置包括支撑梁以及与支撑梁两端连接的固定钩,所述固定钩勾住外壳,所述支撑梁的中间位置连有千斤顶,所述千斤顶顶在轴承处。
所述拆卸装置还包括若干个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一端分布固定于外壳的易断裂处,另一端均连接至支撑梁。
所述支撑梁为槽钢。
所述固定钩为弯折成钩状的铁板。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首先,根据内导轮的结构,用槽钢作为支撑梁,然后将两块铁板弯折成固定钩,分别固定于支撑梁的两端,从而用固定钩勾住内导轮的外壳,再在支撑梁上设置若干个支撑杆,支撑杆的另一端分布固定于外壳易断裂处进行加固,最后,将千斤顶设置于支撑梁与轴承之间,这样就可以利用千斤顶的力度和支撑梁的强度实现内导轮的轴承拆除。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简单高效且不损伤轴与轴承,而且,使用的工具量减少,使用时方便轻巧,能够有效地减少检修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其中1.支撑梁,2.千斤顶,3.固定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阐述,应该说明的是,下述说明仅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对其内容进行限定。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首先根据内导轮的结构,用槽钢作为支撑梁1,然后将两块铁板弯折成固定钩3,分别固定于支撑梁1的两端,从而用固定钩3勾住内导轮的外壳,再在支撑梁1上设置若干个支撑杆,支撑杆的另一端分布固定于外壳易断裂处进行加固,最后,将千斤顶2设置于支撑梁1与轴承之间,这样就可以利用千斤顶2的力度和支撑梁1的强度实现内导轮的轴承拆除。
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唐山东电力检修运营有限公司,未经大唐山东电力检修运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1658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