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LED模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15643.9 | 申请日: | 2013-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027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杨玉耀;吴松柏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铭耀光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2/00 | 分类号: | F21S2/00;F21V7/22;F21V5/04;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led 模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半导体器件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高亮度的LED模组。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LED灯具具有耗电量低、使用寿命长、节能环保等特点, LED灯具已经逐步进入照明的各个领域大有取代传统照明的趋势。
但是,目前大部分LED灯具模组的光源存在以下缺点:第一、单个光源功率低;第二、单个光源亮度小;第三、光源发光角度小。所以为了使LED灯具有足够的光通量,就要使用数量繁多的LED光源以达到要求的亮度。其次,由于LED光源的发光角度小,安装在同一块底座上容易使LED灯具发出的光产生光斑,导致整个LED灯具亮度不足。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合理、提高LED灯具亮度、消除光斑的新型LED模组。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LED模组包括合金底座、LED芯片、硅胶透镜,其中,合金底座左右两端为电源正负极,所述LED芯片设置于所述合金底座的座槽内,同时,在所述LED芯片表层填充有硅胶透镜,该硅胶透镜的通光角度大于100度。其中电源正负极处设有接入直流电的铜铂焊盘。 进一步的,所述合金底座为铝镁合金底座,在所述铝镁合金底座表面电镀有一层高亮度银层。 进一步的,所述硅胶透镜为荧光粉硅胶透镜,该荧光粉硅胶透镜的通光角度是145度。
其次,所述LED模组经导热胶固定在日光灯散热铝管上,在电源正负极上加直流18V电压、60MA的电流,本LED模组就会发出145度、138LM/W的光通量的正白光。
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其有益效果是:在所述铝镁合金底座表层设有高亮度银层能够有效的提高LED模组的发光效率,提高整个LED灯具的亮度。其次,在所述LED芯片表层填充有荧光粉硅胶透镜后,其145度的出光角度提高了LED模组的出光率,使得出光率达到了138LM/W,在距LED模组1米的距离看灯管无光斑,无暗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铝镁合金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硅胶透镜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通过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新型LED模组包括合金底座1、LED芯片2、硅胶透镜3,其中,合金底座1左右两端为电源正负极,所述LED芯片2设置于所述合金底座1的座槽内,本实施例中单块合金底座1上设有6个LED芯片2,同时,在所述LED芯片2表层填充有硅胶透镜3,该硅胶透镜3的通光角度大于100度,本实施例优选的通光角度是145度。上述电源正负极处设有接入直流电的铜铂焊盘。所述合金底座1为铝镁合金底座,在所述铝镁合金底座表面电镀有一层高亮度银层11。其次,所述硅胶透镜3为荧光粉硅胶透镜。
再有,本实施例中LED芯片选用功率为0.2W,单个LED模组功率为1.2W,使用在日光灯中时,所述LED模组经导热胶固定在日光灯散热铝管上,在电源正负极上加直流18V电压、60MA的电流,本LED模组就会发出145度、138LM/W的光通量的正白光。
在所述铝镁合金底座表层设有高亮度银层能够有效的提高LED模组的发光效率,提高整个LED灯具的亮度。其次,在所述LED芯片表层填充有荧光粉硅胶透镜后,其145度的出光角度提高了LED模组的出光率,使得出光率达到了138LM/W,在距LED模组1米的距离看灯管无光斑、无暗区。同时,1.2W LED模组的使用和安装更加方便、更经济。再者,上述LED模组还可以使用在平板灯和下柜台灯等灯具中。
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实用新型,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铭耀光电有限公司,未经厦门铭耀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1564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