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上油机轧辊密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15445.2 | 申请日: | 2013-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399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16 |
发明(设计)人: | 陈柏年;徐朝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广盛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J15/16 | 分类号: | F16J15/16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夏平 |
地址: | 22401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机 轧辊 密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化纤设备,尤其涉及一种上油机轧辊密封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上油机轧辊密封装置的主要包括:上轧辊,在上轧辊两端的轴头上分别设置有转臂,转臂通过转臂轴承转动设置在轴头上,转臂的两端分别与气缸的活塞杆相连接,气缸的下端设置在上油机机架上。上油机轧辊装置使用时,两端的气缸同时动作,由气缸通过活塞杆的伸缩带动转臂,转臂带动上轧辊上下运动,上轧辊下压时与上油机的下轧辊相互配合。上油机轧辊装置主要用于轧除织物、纱线里面含有的多余水分、染液和溶剂等,一般压力比较大,轴承成本较高,在工作过程中容易出现液体沿轧辊轴头流淌到轴承处,引起轴承和压臂腐蚀损坏,而更换这里的轴承又比较麻烦,所以轧辊轴头处密封显得格外重要。骨架油封本身是一种比较好的密封元件,具有密封可靠,摩擦力小,使用寿命长的特点,但在使用过程中要求内外圈同轴度高,轧车升降,以及轧辊轴头在工作压力作用下的变形会使骨架油封很快失效,目前使用过程中的轧车轴头密封还没有其它好的办法,大多数以毡圈的形式,实际上也没有什么密封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密封效果好的上油机轧辊密封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上油机轧辊密封装置,包括:上轧辊,在所述上轧辊两端的轴头上分别设置有密封圈支撑轴承座和转臂,所述的转臂通过转臂轴承转动设置在轴头上,所述转臂的一端通过第一转轴与连接接头的上端相连接,连接接头的下端与气缸的活塞杆相连接,气缸的下端通过第二转轴设置在上油机机架上,所述转臂的另一端通过第三转轴设置在上油机机架上,在所述密封圈支撑轴承座内设置有密封圈支撑轴承、骨架油封和压盖,所述密封圈支撑轴承座通过密封圈支撑轴承转动设置在轴头上,所述的密封圈支撑轴承座和转臂之间通过连接关节连接,所述的连接关节的一端通过第四转轴与密封圈支撑轴承座相连接,所述的连接关节的另一端通过第五转轴与转臂相连接。
为了更好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在所述的连接关节外侧密封圈支撑轴承座和转臂之间设置有软隔套。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上述上油机轧辊密封装置,在使用过程中骨架油封与轴头之间角度不会发生变化,同轴度高,密封可靠,摩擦力小,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上油机轧辊密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轧辊,2、轴头,3、密封圈支撑轴承座,4、转臂,5、转臂轴承,6、第一转轴,7、连接接头,8、气缸,9、活塞杆,10、第二转轴,11、上油机机架,12、第三转轴,13、密封圈支撑轴承,14、骨架油封,15、压盖,16、连接关节,17、第四转轴,18、第五转轴,19、软隔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详细描述一下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内容。
如图1、图2、图3所示,上油机轧辊密封装置,包括:上轧辊1,在所述上轧辊1两端的轴头2上分别设置有密封圈支撑轴承座3和转臂4,所述的转臂4通过转臂轴承5转动设置在轴头2上,所述转臂4的一端通过第一转轴6与连接接头7的上端相连接,连接接头7的下端与气缸8的活塞杆9相连接,气缸8的下端通过第二转轴10设置在上油机机架11上,所述转臂4的另一端通过第三转轴12设置在上油机机架11上,在所述密封圈支撑轴承座3内设置有密封圈支撑轴承13、骨架油封14和压盖15,所述密封圈支撑轴承座3通过密封圈支撑轴承13转动设置在轴头2上,所述的密封圈支撑轴承座3和转臂4之间通过连接关节16连接,所述的连接关节16的一端通过第四转轴17与密封圈支撑轴承座3相连接,所述的连接关节16的另一端通过第五转轴18与转臂4相连接。在所述的连接关节16外侧密封圈支撑轴承座3和转臂4之间设置有软隔套19。
上述上油机轧辊密封装置使用时,两端的气缸8同时动作,由气缸8通过活塞杆9的伸缩带动转臂4,转臂4带动上轧辊1上下运动,上轧辊1下压时与上油机的下轧辊相互配合,对织物、纱线里面含有的多余水分、染液和溶剂等进行压轧。由于密封圈支撑轴承座3和转臂4之间通过连接关节16活动连接,转臂4带动上轧辊1上下运动过程中,密封圈支撑轴承座3与轴头2之间始终保持密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广盛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广盛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1544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