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勒痕织带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15430.6 | 申请日: | 2013-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735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发明(设计)人: | 吴美貌 | 申请(专利权)人: | 捷辉(福建)纺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D9/00 | 分类号: | D04D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700 福建省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勒痕织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无勒痕织带;属于纺织领域。
背景技术
织带是以各种纱线为原料制成狭幅状织物或管状织物;广泛用于服饰、鞋材、箱包、工业、农业、军需和交通运输等各产业领域中;由于应用的不同,现有的织带结构种类繁多,织物结构有平纹、斜纹、缎纹、提花、双层、多层、管状和联合组织;目前,织带各个位置的宽度都是一致的,而且厚度都比较薄,使用在手提袋和背包上作为提拉带和背带时,与织带接触的人体部位受力面积大,容易在手上和肩膀上出现勒痕,给使用者造成疼痛感。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时不会给人体部位造成压迫感的无勒痕织带。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无勒痕织带,包括织带本体;所述织带本体由经纱线和纬纱线交叉编织组成,所述经纱线从织带本体的首端编织到尾端;织带本体包括间隔排列的宽带段和窄带段;宽带段和窄带段连接处的两边设置为圆弧连接角;所述宽带段处设置为厚带段;所述窄带段处设置为薄带段;所述宽带段宽度大于窄带段;所述厚带段厚度大于薄带段。
作为优选,所述圆弧连接角为内弧状。
进一步地,所述厚带段的经纱线的密度大于其它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厚带段内部设置有填充物。
再进一步地,所述填充物由海绵、棉花和海绵夹层布中的一种及一种以上构成。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相比较与现有技术,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无勒痕织带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增加织带和人体接触部位处的宽度和厚度,减缓了使用者接触部位的压迫感,使用时不易产生勒痕,使用舒适;经纱线从织带本体的首端编织到尾端韧性好,不易拉断。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由下述的具体实施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无勒痕织带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经纱线;2-纬纱线;3-窄带段;4-厚带段;5-圆弧连接角;6-薄带段; 7-宽带段。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无勒痕织带,包括织带本体;所述织带本体由经纱线1和纬纱线2交叉编织组成,所述经纱线1从织带本体的首端编织到尾端;织带本体包括间隔排列的宽带段7和窄带段3;宽带段7和窄带段3连接处的两边设置为圆弧连接角5;所述宽带段7处设置为厚带段4;所述窄带段3处设置为薄带段6;所述宽带段7宽度大于窄带段3;所述厚带段4厚度大于薄带段6。
其中,所述圆弧连接角5为内弧状;所述厚带段4的经纱线1的密度大于其它位置;所述厚带段4内部设置有填充物;所述填充物由海绵、棉花和海绵夹层布中的一种及一种以上构成。
本实用新型的无勒痕织带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增加织带和人体接触部位处的宽度和厚度,减缓了使用者接触部位的压迫感,使用时不易产生勒痕,使用舒适;经纱线从织带本体的首端编织到尾端韧性好,不易拉断。
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捷辉(福建)纺织有限公司,未经捷辉(福建)纺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1543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