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琵琶弱音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15417.0 | 申请日: | 2013-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423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16 |
发明(设计)人: | 赵莉;石志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G10D3/14 | 分类号: | G10D3/14;G10D1/00 |
代理公司: | 郑州科维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1102 | 代理人: | 缪风举 |
地址: | 467001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琵琶 弱音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乐器辅助器材,具体涉及一种弱音器,特别涉及一种琵琶弱音器。
背景技术
弱音器是辅助乐器的一种。目前有两种弱音器,一种是金属材质的,完全是用来降低音量的。 另外一种,多为橡胶做成,市场上卖的有很多形状,大多为圆形。降低音量的效果不明显,但可以使琴发出的声音更为柔和,动听,显得飘渺。在一些大型的音乐会上可以看到一些小提琴琴马上夹着,用于乐曲的弱音部分。对弦乐器,如小提琴来说,两种弱音器均是卡在的琴码上。对铜管乐器如小号,弱音器则呈碗状放在号口处。
琵琶,是我国的传统民族弹拨乐器,已经有二千多年的历史。最早被称为琵琶的乐器大约在中国秦朝出现。琵琶被称为民乐之王,弹拨乐器之王,弹拨乐器首座。演奏时竖抱,左手按弦,右手五指弹奏。是可独奏、伴奏、合奏的重要民族乐器。目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物质水平的提高,艺术教育也得到了重视,家长普遍选择让孩子在受教育的同时也接受艺术教育的熏陶,其中学习琵琶的人数日益上升,学生需要在课余时间练琴,但是练琴时声音比较大,容易影响别人的工作和休息,特别是城市人口密度大,更容易影响到邻居。
因此,急需生产一种琵琶弱音器,这种琵琶弱音器在起到消音效果的同时,又不影响练琴,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弱音效果明显、成本造价低、外形美观的琵琶弱音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一种琵琶弱音器,包括上夹板、下夹板、固定安装在上夹板和下夹板上的两根橡胶块,所述的下夹板上固定安装有两根螺栓,螺栓穿过上夹板与紧固螺母相连接。
所述的螺栓的长度不小于上夹板加上下夹板加上两根橡胶块的厚度之和。
所述的上夹板上开设有螺栓孔,螺栓活动安装在螺栓孔内,紧固螺母活动安装在螺栓顶部。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积极效果:首先,本产品结构简单,包括上夹板、下夹板、固定安装在上夹板和下夹板上的两根橡胶块,所述的下夹板上固定安装有两根螺栓,螺栓穿过上夹板与紧固螺母相连接,利用紧固螺母的拧下和上紧来实现多琵琶的弦的加紧和去除,在使用时,上紧紧固螺母,可以起到弱音的效果;其次,螺栓的长度不小于上夹板加上下夹板加上两根橡胶块的厚度之和,上夹板上开设有螺栓孔,螺栓活动安装在螺栓孔内,紧固螺母活动安装在螺栓顶部,安装方便,使用时加紧牢固,不会滑落,结构稳定,成本低,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下夹板与螺栓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螺栓孔开设位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3、4所示,一种琵琶弱音器,包括上夹板2、下夹板1、固定安装在上夹板2和下夹板1上的两根橡胶块3,所述的下夹板1上固定安装有两根螺栓4,螺栓4穿过上夹板2与紧固螺母5相连接。
所述的螺栓4的长度不小于上夹板2加上下夹板1加上两根橡胶块3的厚度之和。所述的上夹板2上开设有螺栓孔6,螺栓4活动安装在螺栓孔6内,紧固螺母5活动安装在螺栓4顶部。
本产品在使用时,首先将下夹板1放置在琵琶弦的相应位置,然后将上夹板2穿过设置在下夹板1上的两根螺栓4,然后将紧固螺母5套装在螺栓4上,并拧紧,使两根橡胶块3与琵琶弦加紧,起到弱音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1541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DVD机用转轴
- 下一篇:1/2弓形折流板式换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