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集成有3D交互电极的3D光栅以及包括其的显示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215176.X | 申请日: | 2013-04-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970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 发明(设计)人: | 钟雄光;姚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立体数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2B27/22 | 分类号: | G02B27/22;G02F1/1343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唐立;卢江 |
| 地址: | 201203 中国上海市浦东新区郭守敬***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集成 交互 电极 光栅 以及 包括 显示装置 | ||
1.一种集成有3D交互电极的3D光栅,至少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
第一透明电极基板(310),
液晶层(320),
第二透明电极基板(330),以及
第一偏光片层(390);
其中,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基板(310)、液晶层(320)、第二透明电极基板(330)用于形成所述3D光栅的液晶盒;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透明电极基板(330)的相向于所述第一偏光片层(390)的一面(334)上构图设置用于实现3D手势人机交互功能的3D交互电极(34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3D光栅,其特征在于,所述3D交互电极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电场发射层(344)、绝缘层(343)和电场接收层(341、342)。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3D光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场接收层包括形成在同一平面上的第一电场接收层(341)和第二电场接收层(342),所述第一电场接收层(341)对应设置在所述第二透明电极基板(330)的边沿区域,第二电场接收层(342)对应设置在所述第二透明电极基板(330)的中央区域。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3D光栅,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343)的厚度范围为10至50nm。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3D光栅,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透明电极基板(330)的相向于所述第一偏光片层(390)的一面(334)上同时构图设置用于形成电容触摸屏电极的第三电极(345)。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3D光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电极(345)与所述电场接收层同时构图形成在所述绝缘层(343)之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3D光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场接收层包括对应设置在所述第二透明电极基板(330)的边沿四周的第一电场接收层(341),所述第三电极(345)对应设置在所述第二透明电极基板(330)的中央区域。
8.一种显示装置(30),其特征在于,包括二维图像显示模块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集成有3D交互电极(340)的3D光栅,所述3D光栅置于所述二维图像显示模块(100)之上。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维图像显示模块(100)为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所述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中的偏光片层同时用作3D光栅的下偏光片层。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维图像显示模块(100)为等离子显示器或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所述3D光栅还包括置于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基板之下的第二偏光片层,所述第一偏光片层用于形成所述3D光栅的上偏光片层,所述第二偏光片层用于形成所述3D光栅的下偏光片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立体数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立体数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15176.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研磨香辛料回温装置
- 下一篇:一种静音型柴油发电机组的机箱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