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后刹车保护盖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15086.0 | 申请日: | 2013-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682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06 |
发明(设计)人: | 王召上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凯凯美多机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L1/00 | 分类号: | B62L1/00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南方商标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5 | 代理人: | 郭建平 |
地址: | 31805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刹车 保护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后刹车保护盖。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摩托车后车位置的刹车系统一般都处于裸露状态,当遇到下雨天时,容易被淋湿,导致生锈和缩短其使用寿命,尤其行驶在泥泞的道路上,这种情况更加严重;且刹车系统常处于裸露状态,比较容易被触碰到,导致刹车系统受到不必要的损伤。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现有的摩托车后车位置的刹车系统在处于裸露状态上容易被触碰到导致受损且在下雨天容易被淋湿和被泥水溅到导致生锈和缩短其使用寿命的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后刹车保护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刹车保护盖包括一框体,框体两侧体缘垂直延伸出左右侧缘形成一盖体;所述盖体右侧侧缘下方向内呈弧形,与轮胎一侧的左箱体轮廓相匹配;所述盖体左侧侧缘前侧向内呈弧形凹陷;所述盖体左侧侧缘下方呈波浪形向内凹陷,与其下方的齿轮盖轮廓相匹配。
所述框体前端向内呈“L”形凹陷,与后车位置的弹簧相匹配;所述左侧侧缘上设有一穿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后刹车保护盖,在下雨天时,后刹车保护盖能够防止后车位置的刹车系统被雨水淋湿导致生锈,如果被泥水溅到,后果会更加严重,因此后刹车保护盖起到了必不可少的作用;在平时的时候,后刹车保护盖也可以防止后车位置的刹车系统因为常处于裸露状态而被某些硬物刮伤,导致不必要的受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后刹车保护盖的一个视角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后刹车保护盖的另一个视角的立体图。
图中附图标记说明:
1为框体; 2为右侧侧缘;
3为左箱体; 4为左侧侧缘;
5为齿轮盖; 6为弹簧;
7为穿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请参阅图1、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后刹车保护盖, 所述后刹车保护盖包括一框体(1),框体(1)两侧体缘垂直延伸出左右侧缘形成一盖体;所述盖体右侧侧缘(2)下方向内呈弧形,与轮胎一侧的左箱体(3)轮廓相匹配;所述盖体左侧侧缘(4)前侧向内呈弧形凹陷;所述盖体左侧侧缘(4)下方呈波浪形向内凹陷,与其下方的齿轮盖(5)轮廓相匹配;在下雨天时,后刹车保护盖能够防止后车位置的刹车系统被雨水淋湿导致生锈,如果被泥水溅到,后果会更加严重,有可能
缩短刹车系统的使用寿命,因此后刹车保护盖起到了必不可少的作用;在平时的时候,后刹车保护盖也可以防止后车位置的刹车系统因为常处于裸露状态而被某些硬物刮伤,导致不必要的受损,且有时我们自己也会不小心触碰到刹车系统以致被刮伤,对自己的人身造成一定损害,后刹车保护盖的存在就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所述框体(1)前端向内呈“L”形凹陷,与后车位置的弹簧(6)相匹配;所述左侧侧缘(4)上设有一穿孔(7);后刹车保护盖根据左箱体(3)的轮廓、齿轮盖(5)的轮廓以及其他零件的分布从而确定其形状,因此后刹车保护盖能够很稳定的坐落在后车位置保护刹车系统,且螺丝通过后刹车保护盖左侧侧缘(4)上的穿孔(7)固定在左箱体(3)的螺孔中,因此就算摩托车在高速行驶或在颠簸的道路上,后刹车保护盖都不会脱落,可以很好的在各种情况下保护后车位置的刹车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凯凯美多机车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凯凯美多机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1508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玻璃钢仿真竹筏
- 下一篇:动感单车把手连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