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冲床自动送料进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14779.8 | 申请日: | 2013-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654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06 |
发明(设计)人: | 王略 | 申请(专利权)人: | 望奎县龙达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43/02 | 分类号: | B21D43/02 |
代理公司: | 绥化市广辉专利事务所 23104 | 代理人: | 王丽丽 |
地址: | 152100 黑龙江省***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冲床 自动 进给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机床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冲床自动送料进给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冲床送料进给多是由人工操作,由于加工原料长度较长,操作时需要多名工人才能完成送料进给工序工作,加工精度难以达到要求,效率低,质量差,本人在先申请的“冲床自动送料进给装置”专利号为201220500087.5和专利申请号为201320101923.7的“冲床自动送料进给牵引装置”解决了上述问题,但在使用过程中还存在送料进给的料头剩余量过大,导致浪费原材料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冲床自动送料进给装置,该装置可将原材料全部利用,余量接近于零,且生产效率高,加工质量好,本实用新型是本人在先申请的进一步改进。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冲床自动送料进给装置包括:固定板,气动阀,连杆,偏心压脚,行程开关,固定连接板,底座,气缸,送料板和驱动电机座,两侧固定板间固接固定连接板,气动阀固接在固定板外侧,连杆一端与气动阀相铰接,另一端与偏心压脚相铰接,偏心压脚经轴支撑活动设置在两侧固定板内,行程开关与开关触点螺接固定设置在固定板的外侧,气缸经支撑板支撑固定设置在底座上,气缸推杆前端螺接固定设置送料板,送料板可移动设置在固定连接板上面,并与偏心压脚相适配,驱动电机座螺接固定在底座上。
所述的两侧固定板间固定设置送料限位板,限位板上固定设置送料板限位调整螺栓。
所述的送料板前端设置送料配合台肩。
所述的固定板与底座螺接处设置调整垫片。
本实用新型由于改进了送料部件,加装了送料气缸和送料板,送料达到接近零剩余料,提高了原材料利用率,降低了生产成本,由于固定板和底座连接处设置了调整垫片,可任意调整间距,对任意规格的工件牵引卡固牢靠,本实用新型调整简单方便,加工质量好,生产效率高。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2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冲床自动送料进给装置包括:固定板18,气动阀13,连杆14,偏心压脚16,行程开关22,固定连接板30,底座19,气缸41,送料板43和驱动电机座33,两侧固定板18间固接固定连接板30,气动阀固接在固定板18外侧,连杆14一端与气动阀相铰接,另一端与偏心压脚16相铰接,偏心压脚经轴24支撑活动设置在两侧固定板18内,行程开关22与开关触点23螺接固定设置在固定板18的外侧,气缸41经支撑板44支撑固定设置在底座上,气缸推杆42前端螺接固定设置送料板43,送料板可移动设置在固定连接板30上面,并与偏心压脚相适配,驱动电机座螺接固定在底座上。
所述的两侧固定板间固定设置送料限位板45,限位板上固定设置送料板限位调整螺栓46。
所述的送料板前端设置送料配合台肩31。
所述的固定板18与底座19螺接处设置调整垫片32。
本实用新型与冲压机床配套使用,将其安装在冲床给料一侧,工作时,操纵控制箱开机后,执行机构和本实用新型自动送料进给装置自动滑到冲床工作台边,人工摆放工件至送料给进装置前,本实用新型自动拾取工件,执行编程,电磁阀工作带动气动阀,并拉动连杆带动偏心压脚与送料板配合,送料板前端的送料台肩与工件配合,压住工件后并拉动工件向机架的另一端滑动,完成取件工作后开始进行冲压工作,执行机构上设置的驱动电机轴端的齿轮与机架内的齿条配合并转动控制工件一步步向前送料,亦一步一个工件从冲床上冲压完成,一整件工件将要冲压完成后,由于压料剩余量大,此时启动气缸带动推杆并推动送料板向前移动,直至被限位螺栓限位,偏心压脚再次压住送料板及工件,还可以完成一次冲压,使材料利用率接近100%,然后人工摆放下一件原料,继续进行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望奎县龙达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未经望奎县龙达金属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1477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