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热油式管状加热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214653.0 | 申请日: | 2013-04-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827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13 |
| 发明(设计)人: | 黄剑锋;夏友军;夏友民;葛广满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州华东绝缘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70/54 | 分类号: | B29C70/54;B29C70/5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25538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热油 管状 加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热器,特别是一种以导热油为介质的管状加热器,该加热器用于生产环氧基拉挤芯棒的胶料和无碱玻璃纤维加热。
背景技术
环氧基拉挤芯棒是一种复合绝缘材料,该材料除有优良的绝缘性能外,还具有强度高、耐热、耐寒,防霉、防潮、抗冲击等特性,在电力装置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随着电力行业的发展和电网电压等级的不断提高,对配套的环氧基拉挤芯棒质量指标提出了更高要求,市场上需求的规格也越来越大。环氧基拉挤棒由环氧树脂、无碱玻璃纤维、催化剂等原料配制而成,生产时先将混配成的胶料和无碱玻璃纤维牵引至模具内,然后再加热至160℃~200℃热固化成型。φ130mm以下规格的环氧基拉挤芯棒因体积小,在现有技术条件下能够做到整体加热而同步固化。而大于φ130mm的环氧基拉挤芯棒因体积相对较大,在现有设备配套的加热条件下很难做到内外温度一致,内外温差必然造成固化不同步,由此生成的内应力易引发裂纹而导致产品报废。所以,当今市场上流通的商品环氧基拉挤芯棒仅有φ130mm以下规格,没有φ130mm以上规格。本行业一些制造商曾将射频加热技术用于大规格环氧拉挤芯棒的生产,尽管此种加热技术有效。但是,射频加热技术应用在环氧基拉挤芯棒生产时存在两大问题。最大的问题是电磁波污染,加热过程产生的电磁波既危害职工身体健康,也对周边的通讯、仪表、电子设备有严重干扰。再一个问题是配套设备贵,加热能耗大,高能耗必然加大产品生产成本。正由于上述问题客观存在,射频加热技术不适合用于环氧基拉挤芯棒的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针对现有拉挤设备配套的加热装置只能生产φ130mm以下规格的不足,提出一种结构简单,配套容易,加热便捷、均匀、可靠的热油式管状加热器。该加热器安插在胶料引入口中,沿加热器内外壁流过的胶料和无碱玻璃纤维被加热后经牵引至模腔内固化,此加热结构实现产品内外层在同一温度条件下同步固化,有利于作φ150mm~φ200mm的环氧基拉挤芯棒生产。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技术目标。
热油式管状加热器,它包括管壳、管接头、导入管、回流管、热介质和传感器。改进之处在于:所述管壳为夹套管结构,内置的轴向内管居中,外管壁与内管同轴套合且两端相互密封连接。外管壁由截顶圆锥体和圆柱体组成,一端以内管为起点的是截顶圆锥体小端,另一端圆柱体的束节段设有螺纹与管接头配合形成定位安装,在管壳外管壁的束节段端面环内管等间距交替密封连接导入管和回流管。所述热介质为导热油,导入管和回流管组成热介质循环流动通道,在任意一根导入管与相邻回流管之间同轴向安置传感器。
上述结构中,管壳的内管为内径φ10mm~φ50mm圆形管,外管壁截顶圆锥体的锥度为1∶4~1∶6。安装在管壳中的导入管和回流管共2~16根,导入管和回流管的内径相等,导入管比回流管长,导入管的末端位于管壳的截顶圆锥体段内腔处,回流管的末端位于管壳束节段内腔处。传感器为0℃~300℃的温度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积极效果:
1、管状加热器结构简单、制造容易、安装位置可靠;
2、管状加热器处在配置的胶料和无碱玻璃纤维之中,加热快捷、均匀,单位产品能耗仅为现有技术的1/20~1/30,生产成本低,经济效益好;
3、引入模腔的胶料和无碱玻璃纤维在相同温度条件下得到加热,加热温度一致,热固化质量稳定,特别适合用于φ150mm~φ200mm之间规格的环氧基拉挤芯棒生产;
4、加热过程中不产生环境污染问题,安全性好,社会效益显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2是图1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并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州华东绝缘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泰州华东绝缘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1465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逻辑放大电路的电涡流测功系统
- 下一篇:一种手持背光式玻璃应力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