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三态电子标签与二维码的组合标识的包装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214071.2 | 申请日: | 2013-04-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383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 发明(设计)人: | 齐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慧网通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K19/07 | 分类号: | G06K19/07;G06K19/06 |
| 代理公司: | 中国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11234 | 代理人: | 宋义兴 |
| 地址: | 100080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三态 电子标签 二维码 组合 标识 包装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品包装防伪识别技术,尤其是一种用于集中包装零散的、低成本物品的包装装置。
背景技术
电子标签是射频识别系统的数据载体,它由标签天线和标签专用芯片组成。每个标签都具有全球唯一的电子编码,贴附在物体上以标识目标对象。目前,随着电子标签的快速发展,电子标签被应用于更加广泛的流通领域和识别应用中。
虽然电子标签有诸多的优势功能,但是与二维码相比,其不足在于成本高,尤其是针对低值易耗品的包装标识方面,让很多应用望而却步。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三态电子标签与二维码的组合标识的包装装置,借助三态电子标签与二维码的组合标识,通过全球唯一的电子编码和二维码的信息组合匹配,使三态电子标签和二维码在物联网应用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包装装置包括外部的大包装以及容纳在大包装内的小包装,其特征在于:
大包装具有标贴于其上的远距离读写、近距离读写和无法读写功能的三态电子标签,小包装具有标贴于其上的二维码。
通过上述的包装装置,可以实现对低值易耗品的包装标识。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包装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大包装和小包装是由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或合成材料制成,或者由它们的组合制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包装装置的三态电子标签与二维码的组合标识能够提供更丰富的应用功能。可满足于物品身份识别、生产制造、包装、门禁、库存、物流、批发、零售、及售后等不同环节的应用,特别是在低成本物品的防伪回溯应用方面,更具有独到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小包装
2…二维码标签
3…大包装
4…三态电子标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中的包装装置进行详细说明,其中具体说明了如何利用电子标签与二维码的组合标识,对该包装装置进行实际使用的情形。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包装装置包括外部的大包装(3)以及容纳于大包装内的小包装(1),大包装(3)上标贴有远距离读写、近距离读写和无法读写功能的三态电子标签(4),小包装(1)上标贴有二维码标签(2)。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具有三态电子标签与二维码的组合标识的包装装置的应用场合进行说明。
例如,将三态电子标签(4)以一对一的关系标贴在货物大包装(3)上;二维码标签(2)以一对一的关系标贴于内部的小包装(1)上。
当大包装(3)货物在运输、进出大门等物流过程中;在货物仓储、盘点操作时,三态电子标签(4)处于远距离读写状态。该远距离读写状态例如可以将扫描距离设定为10米,即,当将扫描器设置在距离货物10米范围内,能够在短时间内扫描到所有货物,并且统计、记录该批货物的踪迹,同时近距离扫描器可以就单一大包装(3)货物做核查。
当从货架取下大包装(3)货物准备零售时,设置三态电子标签(4)为近距离读写状态。该近距离读写状态例如可以将扫描距离设定为10厘米,此时,设置于距离货物10米远的扫描器无法扫描到该货物,而仅仅由设置在距离货物10厘米远的扫描器扫描到该大包装(3)货物,并且记录该大包装(3)货物此时为近距离读写状态。
当将货物大包装(3)内的小包装(1)货物出售时,三态电子标签(4)是该批货物的唯一身份证明,所有大包装(3)内小包装(1)货物均登录在三态电子标签(4)的名下,小包装(1)货物的消费者可以借助三态电子标签(4),确认小包装(1)货物的真伪性。
小包装(1)上的二维码标签(2)记录着该小包装内的货物的个体信息,货物一经出售,信息系统即刻记录该货物已进入售后状态,若发现在销售的小包装(1)内的货物已处于售后状态,则可确认有伪造事件发生。
无论何种理由,如果三态电子标签(4)处于无信号读写状态,即使将扫描器设置在距离货物10厘米或更近的位置上,也无法扫描到该电子标签,此时销售方可以视同于伪造方;消费方可以依据二维码标签(2)和三态电子标签(4)的匹配关系,要求销售方提供售后服务,至此达成货物防伪的效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慧网通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慧网通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1407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