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体化间歇式低C/N比厌氧氨氧化生物脱氮反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13510.8 | 申请日: | 2013-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001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周宁;张源;余秉勇;程迪;许淑娟;张宇;黄剑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中化股份有限公司;沈阳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沈阳化工研究院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何丽英;何薇 |
地址: | 10003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体化 间歇 厌氧氨 氧化 生物 反应 装置 | ||
1.一种一体化间歇式低C/N比厌氧氨氧化生物脱氮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水池(1)、间歇式厌氧氨氧化池(2)、三相分离器(9)、沉淀池(3)、空压机(10)及PLC自控装置(17),其中间歇式厌氧氨氧化池(2)的下部分别与进水池(1)和沉淀池(3)连接,所述间歇式厌氧氨氧化池(2)的内部设有间隔布置的多个圆形隔板(13),各隔板(13)之间填充无纺布填料,所述间歇式厌氧氨氧化池(2)的下部设有曝气头(12),所述曝气头(12)与设置于间歇式厌氧氨氧化池(2)外部的空压机(10)连接;所述三相分离器(9)设置于间歇式厌氧氨氧化池(2)内部顶端,所述间歇式厌氧氨氧化池(2)的顶部外侧设有搅拌设备(15),所述搅拌设备(15)的搅拌轴插入间歇式厌氧氨氧化池(2)内部至间歇式厌氧氨氧化池(2)的底部、并设有浆板;所述空压机(10)和搅拌设备(15)均与PLC自控装置(17)电连接。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间歇式低C/N比厌氧氨氧化生物脱氮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间歇式厌氧氨氧化池(2)的顶部设有在线监测设备和控温装置(16),所述控温装置(16)与设置于间歇式厌氧氨氧化池(2)内部水中的热传感器连接,所述控温装置(16)与PLC自控装置(17)电连接。
3.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体化间歇式低C/N比厌氧氨氧化生物脱氮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在线监测设备包括pH在线测定仪(6)、溶解氧在线测定仪(7)及亚硝态氮在线测定仪(8)。
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间歇式低C/N比厌氧氨氧化生物脱氮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池(1)通过进水泵(4)和进水管与间歇式厌氧氨氧化池(2)的下部连接,所述间歇式厌氧氨氧化池(2)的下部通过出水管与沉淀池(3)连接,所述进水管上设有进水池排水阀(1-1)和间歇式厌氧氨氧化池进水阀(2-1),所述出水管上设有间歇式厌氧氨氧化池出水阀(2-3);所述进水泵(4)与PLC自控装置(17)电连接。
5.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间歇式低C/N比厌氧氨氧化生物脱氮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头(12)与空压机(10)之间的输气管路上设有进气调节阀(2-2)和气体流量计(11)。
6.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间歇式低C/N比厌氧氨氧化生物脱氮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3)的下部设有排泥阀(3-1)和回流阀(3-2),所述回流阀(3-2)通过回流泵(5)和回流管与间歇式厌氧氨氧化池(2)的上部连接,所述回流泵(5)与PLC自控装置(17)电连接。
7.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间歇式低C/N比厌氧氨氧化生物脱氮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间歇式厌氧氨氧化池(2)为圆筒型封闭结构,材质采用有机玻璃或钢筋混凝土。
8.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间歇式低C/N比厌氧氨氧化生物脱氮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隔板(13)为栅板型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中化股份有限公司;沈阳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沈阳化工研究院设计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中化股份有限公司;沈阳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沈阳化工研究院设计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1351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