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管式膜通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13342.2 | 申请日: | 2013-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965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张保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特里高膜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65/02 | 分类号: | B01D6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恒都律师事务所 11395 | 代理人: | 邸建凯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式膜通堵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式膜维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管式膜通堵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与此同时,环境污染也在不断加剧。虽然近些年对环境的认识及保护在不断增加,但是,依然造成了对环境的急剧破坏。在中国,水污染问题一直是困扰人们的一大问题。因此近几年管式膜在处理中高浓度的污水方面得到极广泛的应用。
TMBR即外置式膜生物反应器工艺中,生化池里面的活性污泥通过简单过滤,直接进入管式膜系统中。由于污水里面污泥浓度高,杂质如纤维、粘性物质(原油、焦油、粘性物质等)的浓度较高,管式膜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会被堵塞,从而造成管式膜的通量降低。当遇到停电等突发情况导致管式膜突然停止运行时,活性污泥会在膜内部快速滋生,导致膜堵塞。为解决管式膜堵塞的问题,一般是利用水泵来给清洗水一定的压力,然后再冲洗膜管,进行通堵。
当使用水泵来对管式膜进行冲洗的时候,水泵对水的加压过程难以控制,水压过低,冲洗效果不好;水压过高,可能造成对膜管的破坏;另外,由于该方案同时不堵塞的膜管进行冲洗,会冲洗不干净,并且造成清洗水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管式膜通堵装置,可解决现有技术清洗效果不好以及浪费清洗水资源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管式膜通堵装置,包括软管和高压水枪,所述软管的一端与水源连接,所述软管的另一端与高压水枪的入口连接,所述高压水枪的出口与管式膜的堵塞膜管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高压水枪出口的直径不大于所述管式膜的膜管直径。
进一步地,还包括附属软管,所述高压水枪的出口和管式膜的堵塞膜管通过所述附属软管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附属软管的直径不大于所述管式膜的膜管直径。
进一步地,所述附属软管为外壁光滑,软硬度适合连接管式膜膜管的软管。
进一步地,所述高压水枪产生的最大水压不大于所述管式膜的膜管最大承受压力。
与现有技术相比,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管式膜通堵装置在对管式膜进行通堵工作时,不需要水泵等设备,可以减少能耗;
其次,本实用新型管式膜通堵装置只对堵塞膜管进行处理,并能够通过高压水枪控制冲洗压力,从而可解决现有技术冲洗效果不佳以及浪费清洗水源的问题;
另外,本实用新型管式膜通堵装置结构简单,携带、使用方便,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管式膜通堵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的一种管式膜通堵装置,包括软管1和高压水枪2,所述高压水枪2用于控制进入膜管的清洗水源的量,所述软管1的一端与清洗水源连接,另一端与高压水枪2的入口连接,所述高压水枪2的出口与管式膜的堵塞膜管连通。
具体实施时,高压水枪2和管式膜之间设置附属软管11,也可以直接将高压水枪2的出口对准检测出的堵塞膜管直接冲洗。上述直接冲洗方式一般用于冲洗一些堵塞不是很严重,易清洗的膜管;当膜管堵塞严重,直接利用该高压水枪效果不明显时,需要利用附属软管来进行通堵。
其中,高压水枪2的出水口处或附属软管11的形状与膜管形状相匹配,具体的,附属软管11的直径不大于管式膜的膜管直径。另外,选用外壁光滑、软硬度适合的软管作为附属软管11,以免在通堵时损坏膜管。
在本装置工作时,打开清洗水开关,利用高压水枪2将清洗水缓慢注入堵塞膜管内,利用水对堵塞物质的冲刷作用,将杂质慢慢冲开,达到通堵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要保证注入膜管的水的水压不能超过膜管的最大承受压力。高压水枪2的出水口处或附属软管11的形状与膜管形状相匹配,可以实现对单一膜管进行冲刷,从而在进入高压水枪2的水量一定时,提高了对膜管的冲刷效果。
本装置的工作步骤:
步骤一、将软管1的一端与高压水枪2的进水口连接,另一端与清洗水源相连;
步骤二、将附属软管11的一端与高压水枪2的出水口连接,另一端与管式膜的堵塞膜管相连;
步骤三、慢慢控制高压水枪2将清洗水通过该高压水枪2注入堵塞膜管内,利用水的冲刷作用,将膜管内堵塞的杂质慢慢冲走,从而达到通堵目的。
当然,附属软管11对于本发明来说并不是必须的,需根据通堵难易程度来判断附属软管的使用与否及长短,从而方便地将清洗水直接注入膜管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特里高膜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特里高膜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1334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