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实现多方位调节的汽车模型座椅的调节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13310.2 | 申请日: | 2013-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111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25 |
发明(设计)人: | 覃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菲格瑞特汽车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2/04 | 分类号: | B60N2/04;B60N2/22 |
代理公司: | 上海集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4 | 代理人: | 吴明华 |
地址: | 201708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实现 多方位 调节 汽车模型 座椅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汽车试制的模型座椅,具体说有关一种汽车模型座椅的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近几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行业蒸蒸日上,不同品牌的汽车竞争也越来越激烈,研发汽车的款式越来越新颖,这也促使了汽车模型行业的同步发展。由于汽车模型的整个设计制作周期短,需要验证的议题也很多,所以不可能将作为模拟汽车的汽车模型的功能实现得和欲制造的真车一模一样,作为汽车一个组件的座椅的调节功能尤其如此。目前在汽车模型座椅不能像真车座椅一样调节,达不到客户需要在模型上进行验证的各项要求,而单独制作一个真车座椅骨架成本高昂并且制作周期长。
由于汽车模型座椅不能像真座椅一样调节,就需要开发一种汽车模型座椅的调节装置,以实现时间短、低成本,高质量的验证座椅最佳舒适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实现多方位调节的汽车模型座椅的调节装置,以有效验证要求制造的座椅的最佳舒适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实现多方位调节的汽车模型座椅的调节装置,所述汽车模型座椅包括底板、通过第一轴座和靠背旋转轴与底板连接的靠背骨架和座椅调节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装置包括安装在座椅调节板底面上的前后调节机构、左右调节机构、上下调节机构和靠背角度调节机构。
所述的前后调节机构包括:两根布置在座椅调节板底面左右侧的前后延伸的导柱,每根导柱的前后两端分别通过前后导柱支座与座椅调节板和底板固定;在前后导柱支座之间布置有两个导套座,导套座固定在座椅调节板底面上,导柱可滑动地配置于导套座的座孔,以在座椅前后运动时导柱在导套中滑动;第一紧固螺丝,与导套座其中一个螺纹配合以在滑动至所需位置时锁定导柱。
所述的前后调节机构的前后运动调节范围是±90mm;
所述的左右调节机构包括:所述的导套座,导套座下部形成有左右延伸的滑槽;固定于地板上的第一滑块,第一滑块与所述滑槽滑动配合,以当座椅左右运动的时候导套座在第一滑块上滑动;第二紧固螺丝,与所述导套座螺纹连接,以在滑动至要求位置时将导套座与第一滑块锁定。
所述的左右调节机构的调节范围是±20mm。
所述的上下调节机构包括:两个与座椅调节板固定连接的传动固定座、形成有内腔的第二滑块、与所述滑块固定的齿条、可转动地支承于传动固定座内孔中的第一传动杆、套设在第一传动杆上固定传动杆轴向位置的的卡簧、与传动固定座中一个螺纹连接以当调到要求的上下位置时锁定传动杆的第三紧固螺丝、以及分别安装在第一传动杆前后端的手转轮和齿轮,所述齿轮位于所述内腔内并与所述齿条啮合。
所述的上下调节机构的调节范围为±15mm。
所述的靠背的角度调节机构包括:与座椅的底部固定连接的第二轴座、通过第一、第二销钉分别与第二轴座和靠背骨架可转动支承连接的传动杆和安装在传动杆前端上的第二手转轮;第一销钉与传动杆连接的孔为通孔,其两边通过卡簧对传动杆限位,第二销钉中间的孔为螺纹孔,传动杆后端为与第二销钉的螺纹孔螺纹连接的螺丝丝杆,当丝杆与第二销钉相对运动时带动靠背骨架来绕着靠背旋转轴转动。
所述的靠背角度调节的角度调节范围为±15°。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汽车模型座椅调节装置可像要求制造的真车座椅一样进行调节,从而无需单独制作一个真车座椅骨架即可达到客户需要在模型上进行验证的各项要求,节约了制作汽车模型的成本和制作周期。由于可以实现汽车模型座椅整体的前后、左右、上下及座椅靠背的角度调节,从而实现座椅模型验证最佳舒适度,其结构合理,加工方便,实验简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汽车模型座椅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的汽车模型座椅的座椅骨架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图1的汽车模型座椅的局部立体示意图,显示前后调节机构;
图4是图1的汽车模型座椅的局部立体示意图,显示左右调节机构;
图5是图2的汽车模型座椅的座椅骨架的局部立体示意图,显示上下调节机 构;
图6是图5中的上下调节机构的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7是图2的汽车模型座椅的座椅骨架的局部立体示意图,显示靠背角度调节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菲格瑞特汽车工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菲格瑞特汽车工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1331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