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缆线芯标识印字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13029.9 | 申请日: | 2013-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327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9 |
发明(设计)人: | 赵爱林;陆云春;李永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远洋东泽电缆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3/34 | 分类号: | H01B13/34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任利国 |
地址: | 225129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缆线 标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印字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电缆线芯标识印字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电缆线芯标识的方法可以通过印字轮在线芯上滚压、采用激光辐射或喷码印字来实现。印字轮在线芯上滚压印出的字码不清晰,难干,费时费工,浪费材料且效率低下。尤其是工人在施工过程中手心容易出汗,经常抹掉电缆线芯上的数字标识,给施工造成不便。用激光辐射数字虽然清晰但成本昂贵。喷码印字的清晰度和耐擦度高,且成本低廉,但喷码印字要求线芯稳定,由于电缆在放线过程中张力存在一定波动,线芯的振动将导致喷码机在喷印标识时歪歪曲曲且易造成标识不完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电缆线芯标识印字装置,可以使喷印的标识清晰完整。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缆线芯标识印字装置,包括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包括位于两侧的立柱及连接在两立柱之间的横梁,所述固定支架的横梁上安装有对电缆线芯进行喷码的喷码印字装置,所述喷码印字装置的左右两侧对称设有第一张力轮组和第二张力轮组,电缆线芯依次经过第一张力轮组、喷码印字装置和第二张力轮组;所述第一张力轮组和第二张力轮组分别包括两个托轮和一个压轮,两个所述托轮等高且均位于电缆线芯的下方,所述压轮位于两个所述托轮之间且位于电缆线芯的上方,所述压轮的中心高度可调。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取得了以下有益效果:喷码印字装置的左右两侧对称设有张力轮组,可以对电缆线芯施加一定的张力,压轮压得越低,电缆线芯在压轮上的包角越大,电缆线芯的张力也就越大,调整合适的张力,可以使喷码印字装置这一段的电缆线芯保持平稳,可以保证喷印的标识清晰完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张力轮组的上游和第二张力轮组的下游分别设有第一导向轮组和第二导向轮组,所述第一导向轮组和第二导向轮组分别包括上导向轮和下导向轮,所述上导向轮固定在所述固定支架的立柱上部,所述下导向轮位于所述固定支架的立柱下部且高度可调。电缆线芯呈8字形先绕过上导向轮,再绕过下导向轮,然后再绕回上导向轮,可以进一步稳定电缆线芯的张力。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缆线芯标识印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喷码印字装置;2.固定支架;2a.立柱;2a1.腰形长槽;2b.横梁;3a.上导向轮;3b.下导向轮; 4.张力轮组;4a.托轮;4b.压轮;5.电缆线芯。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电缆线芯标识印字装置,包括固定支架2,固定支架2包括位于两侧的立柱2a及连接在两立柱2a之间的横梁2b,固定支架的横梁2b上安装有对电缆线芯进行喷码的喷码印字装置1,喷码印字装置1的左右两侧对称设有张力轮组4,电缆线芯依次经过第一张力轮组、喷码印字装置和第二张力轮组;第一张力轮组和第二张力轮组分别包括两个托轮4a和一个压轮4b,两个托轮4a等高且均位于电缆线芯的下方,压轮4b位于两个托轮4a之间且位于电缆线芯5的上方,压轮4b的中心高度可调。
第一张力轮组的上游和第二张力轮组的下游分别设有第一导向轮组和第二导向轮组,第一导向轮组和第二导向轮组分别包括上导向轮3a和下导向轮3b,上导向轮3a固定在固定支架2的立柱上部,下导向轮3b位于固定支架2的立柱下部且高度可沿立柱上的腰形长槽2a1调节,下导向轮3b可通过张力弹簧与立柱2a连接,并通过张力传感器显示其张力的大小。
工作中,电缆线芯呈8字形先绕过上导向轮3a,再绕过下导向轮3b,然后再绕回上导向轮3a,可以稳定电缆线芯5的张力。喷码印字装置1的左右两侧对称设有张力轮组,可以对电缆线芯施加一定的张力,压轮4b压得越低,电缆线芯5在压轮4b上的包角越大,电缆线芯5的张力也就越大,调整合适的张力,可以使喷码印字装置这一段的电缆线芯保持平稳,可以保证喷印的标识清晰完整。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可行实施例而已,非因此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远洋东泽电缆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远洋东泽电缆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1302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