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换向方便的婴儿手推车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12939.5 | 申请日: | 2013-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220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2 |
发明(设计)人: | 高希宣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新恒辉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B9/20 | 分类号: | B62B9/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换向 方便 婴儿 手推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婴幼儿用品领域,尤其是指一种换向方便的婴儿手推车。
背景技术
婴儿手推车是一种为婴儿户外活动提供便利而设计的工具车。婴儿手推车会给婴幼儿的智力发育带来一定的好处,成为现代多数家庭不可缺少的育儿工具,在现代家庭生活中扮有重要的角色。
各式各样的婴儿手推车为人们携带婴儿出行提供了不小的便利,然而,由于现有的婴儿手推车多设计为座位朝向前方,虽然方便婴儿观赏风景,给婴儿带来愉悦的心情,有助于婴儿头脑的发育,但是由于父母的推车位置在婴儿座位的后方,给父母与婴儿的交流带来了不方便,缺乏互动性。另外,在父母推车的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时,经常需要换向,传统的手把换向和拆座椅方式换向虽然能够对婴儿的位置进行调整,但是操作比较繁琐而且会存在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换向方便的婴儿手推车,其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婴儿手推车存在的换向繁琐且有安全隐患、缺乏互动以及交流不方便的缺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换向方便的婴儿手推车,包括车架以及设置于该车架中部位置的靠背机构,所述车架包括手推管架、两根分别与该手推管架相连接的后脚管、两根分别与该两根后脚管固定连接的前脚弯管以及与所述手推管架相连接的座架管,所述前脚弯管和后脚管分别连接有前轮和后轮,所述两个后轮之间连接有刹车踏板,所述座架管前端固定于前脚弯管与后脚管的连接处,所述前脚弯管通过其扶手部与所述手推管架连接,所述座架管在其中部位置的设有分段卡件,所述靠背机构可转动地设置于该分段卡件上。
进一步的,所述靠背机构包括靠背、可转动地设于该靠背顶端的换向扳扣、与该换向扳扣相连接的靠背拉杆以及装设于所述靠背底端且与所述靠背拉杆相连接的分段连接杆,所述分段卡件上开设有两个以上分段卡位,该分段卡位呈放射性分布,所述分段连接杆的端部卡接于所述分段卡位上。
进一步的,所述座架管后端枢接有一后扶手。
进一步的,所述前脚弯管上装设有一前扶手。
进一步的,所述前脚弯管上装设有一前脚踏板,所述后脚管上装设有一后脚踏板。
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简单方便、安全实用,通过靠背机构与分段卡件的相互配合作用,方便婴儿车靠背部分的换向,既解决了传统的手把换向和拆座椅方式换向会给使用者带来的不便和危害,又能够增加父母与婴儿的互动性,有利于培养和增进父母与婴儿之间的感情。
2、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旋转换向扳扣可以带动分段连接杆脱开分段卡位,使用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或前或后调节的角度和位置,换向调节方式简单且方便。
3、当婴儿朝向父母地坐于本实用新型时,后扶手具有多功能使用的好处,通过旋转后扶手,向上垂直于座架管时可做前扶手,平行于座架管时可延长儿童睡眠长度,放下垂直于座架管时可作脚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换向结构示意图,其靠背机构朝前轮的方向放置。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分段卡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靠背机构与分段卡件的使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和图3。一种换向方便的婴儿手推车,包括车架1、靠背机构2以及分段卡件3,所述靠背机构2可转动地设置于该分段卡件3上,所述车架1包括手推管架10、两根分别与该手推管架10相连接的后脚管11、两根分别与该两根后脚管11固定连接的前脚弯管12以及与所述手推管架10相连接的座架管13,所述前脚弯管12连接有前轮14,所述后脚管11连接有后轮15,在两个后轮15之间连接有刹车踏板16,该刹车踏板16也可以由具有一踩双刹功能的其他部件代替。所述座架管13前端横向固定于前脚弯管12与后脚管11的连接处,所述前脚弯管12通过其扶手部121与所述手推管架10连接,所述分段卡件3一侧设在所述座架管13的中部位置,并且另一侧与所述靠背机构2枢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新恒辉儿童用品有限公司,未经泉州新恒辉儿童用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1293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引擎盖拉手的装配结构
- 下一篇:发声控制装置及发声控制装置的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