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无线防盗电话报警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12655.6 | 申请日: | 2013-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177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25 |
发明(设计)人: | 李正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市凯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25/08 | 分类号: | G08B25/08;G08B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无线 防盗 电话 报警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盗电话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无线防盗电话报警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企事业单位、个人家庭对安全防盗有了更高的要求,现市面上报警器很多,大体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视频监控,可拍下嫌疑人为日后抓捕建立证据,但是视频监控现场威慑作用有限,调集出警人员有时间差,如果窃贼蒙面或伪装则失去取证意义;第二类现场报警吓阻,但设置单一,未层层设防,如果现场无人值守,窃贼可破坏报警器继续作案。第三类是联网报警系统,此类报警系统将警情远程传送或以联网方式通知以求处置。
防盗器具有相当高的防盗与保全作用,目前防盗器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
1、普通的防盗门、防盗窗。目前在国内的大大小小城市里,很多家庭都想到去安装防盗门与防盗窗,希望能够防范犯罪分子进入自己的居室,然而这种方式不仅不美观,消防上不安全,而且防盗作用效果并不明显。
2、有线防盗报警器。有线防盗报警器安装成本低,防盗效果好,但是有线防盗报警器也存在一定的缺点:有线防盗报警器采用现场布线方式对施工带来相当的不便,所以普及有局限性。
3、无线防盗报警器。无线防盗报警器的防盗效果也比传统的防盗门窗效果好,但是现在的无线防盗报警器也存在一定的缺点:首先结构复杂,现有的无线防盗报警器由于功能繁多,所以结构与操作都比较复杂;而且成本相对来说比较高,限制了大部分无线防盗器进入民用市场。
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防盗器在结构和使用上,存在不便与缺陷,亟待加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用性与操控性都相当好的智能无线防盗电话报警系统,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根据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智能无线防盗电话报警系统,包括微处理器单元,所述的微处理器单元通过IO口分别与声音提示模块、无线数据处理模块、电话通迅模块相连接,所述的电话通迅模块处理警情的通知与接收电话键盘信号。
所述的电话通迅模块设有双音频编解码电路与电话线路处理接口。
所述的电话通迅模块报警时通过有线电话网络进行语音与双音频通讯。
所述的无线数据处理模块包括无线接收与无线数据解码两部分,所述的无线接收部分与微处理器的IO口连接。
所述的无线数据处理模块通过软件解码方式处理无线电信号。
所述的声音提示模块报警时输出高强度报警声音或者操作时发出相应的操作提示音。
所述的声音提示模块设有一个功率放大器与警笛音产生器。
所述的微处理器采用了STC89C54单片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为:
1、采用电话信号处理方式来接收电话键盘信号,从而简化了电路设计,提高了防盗系统的可靠性,同时也降低了成本;
2、采用有线电话接口,所以增加了使用范围。
3、可广泛应用于居民住宅、单位和商铺等室内场所,具有更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为一种智能无线防盗电话报警系统结构框图,它包括微处理器单元,所述的微处理器单元通过IO口分别与声音提示模块、无线数据处理模块、电话通迅模块相连接,所述的电话通迅模块处理警情的通知与接收电话键盘信号;所述的电话通迅模块设有双音频编解码电路与电话线路处理接口;所述的电话通迅模块报警时通过有线电话网络进行语音与双音频通讯;所述的无线数据处理模块包括无线接收与无线数据解码两部分,所述的无线接收部分与微处理器的IO口连接;所述的无线数据处理模块通过软件解码方式处理无线电信号;所述的声音提示模块报警时输出高强度报警声音或者操作时发出相应的操作提示音;所述的声音提示模块设有一个功率放大器与警笛音产生器;所述的微处理器采用了STC89C54单片机。
其中:微处理器具有多路IO控制功能,无线数据处理模块接收到传感器通过无线发射部分发送的数据信息,经微处理器进行信号分析,通过分析微处理器接收到控制代码后进行警情处理,控制电话通迅模块与声音提示模块输出,这个过程是整个设备的核心。微处理器接收到警情处理信号后控制声音提示模块驱动警号发出高分贝音量,从而给犯罪分子造成恐慌。同时微处理器控制的电话通迅模块进行电话通信,拔打用户手机或接警中心进行警情通知。
工作过程为:在用户离开警戒区域之前,可以通过无线发射部分发射布防指令;无线数据处理模块接收到信号并将信号传递给报警信息处理模块通过分析后得出指令,根据得到的布防指令,微处理器模块进入相应的警戒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市凯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温州市凯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1265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