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治疗压疮用皮膜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12394.8 | 申请日: | 2013-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204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2 |
发明(设计)人: | 杨然;邢淑芳;马丽娟;经营洁;马力;李雪;张振芬;蒋晓洁;刘瑞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蒙赤峰学院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13/02 | 分类号: | A61F13/02;A61L15/32;A61L15/28;A61L15/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24000 内蒙古***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压疮用 皮膜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治疗压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疗压疮用皮膜装置。
背景技术
皮肤褥疮在康复治疗、护理中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据有关文献报道每年约有6万人死于褥疮合并症,压疮是长期卧床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尤其骨科、颅脑外科和神经内科多见,其治疗仍是护理工作中比较棘手的问题,压疮是局部组织受压过久或者长期受物理化学因素的刺激,引起神经营养紊乱及血液循环障碍,局部组织持续缺血,营养不良而发生的软组织坏死,压疮发生与年龄呈正相关,50岁以上患者较50岁以下患者患病率高出7~8倍;年老、瘫痪、大小便失禁、营养不良、严重负氮平衡的恶液质患者等是压疮发生的主要个体因素,此外,人院时局部组织已存在不可逆性损伤,24h~48h就可能会发生压疮,目前治疗压疮的方法很多,主要包括药物护理、物理治疗、手术治疗方法等,这些方法,大都需要每天换药,既增加病人的痛苦,又增加医疗费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压疮用皮膜装置,旨在解决现有的治疗压疮存在的换药次数多,治疗费用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治疗压疮用皮膜装置,所述治疗压疮用皮膜装置包括皮肤、疮面、皮膜、贴加压;
所述疮面位于所述皮肤,所述皮膜粘附在所述疮面上,所述贴加压放置在所述皮膜的外侧。
进一步、所述皮膜采用透气、透湿、隔菌、保护疮面的网状结构。
进一步、所述皮膜是由甲壳胺和胶原蛋白组成的能促进皮肤的修复海肤康人工皮膜制成。
进一步、所述皮膜通过贴加压与疮面粘附。
本实用新型采用由甲壳胺和胶原蛋白组成能促进皮肤的修复的海肤康人工皮膜皮膜,甲壳胺含有皮肤组织细胞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诱发和加速表皮细胞生长。胶原蛋白具有天然的抗拉性、抗张力性、低抗原性及完全的生物降解性,粘附性好,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有利于细胞浸润生长及基质沉淀、新生血管的生成,皮膜为网状结构,具有透气、透湿、隔菌、保护疮面的优点。本实用新型简便省时节力,可以减低医护人员劳动强度和治疗费用,临床应用效果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治疗压疮用皮膜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皮肤;2、疮面;3、皮膜;4、贴加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治疗压疮用皮膜装置结构。为了便于说明,仅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
本实用新型的治疗压疮用皮膜装置,包括皮肤、疮面、皮膜、贴加压;
疮面位于皮肤,皮膜粘附在疮面上,贴加压放置在皮膜的外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优化方案,皮膜采用透气、透湿、隔菌、保护疮面的网状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优化方案,皮膜是由甲壳胺和胶原蛋白组成的能促进皮肤的修复海肤康人工皮膜制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优化方案,皮膜通过贴加压与疮面粘附。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应用原理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治疗压疮用皮膜装置主要由皮肤1、疮面2、皮膜3、贴加压4组成;皮膜3采用透气、透湿、隔菌、保护疮面的网状结构,皮膜3是由甲壳胺和胶原蛋白组成的能促进皮肤的修复海肤康人工皮膜,是一种生物性敷料,主要由贴敷时与疮面2粘附性好,与外层纱布粘附较松易去除,不产生免疫反应,未发现过敏和排异现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赤峰学院附属医院,未经内蒙赤峰学院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1239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亚氨基二乙酸的生产方法
- 下一篇:黄连上清片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