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资源监测节点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12276.7 | 申请日: | 2013-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638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8 |
发明(设计)人: | 冯俊乔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技高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F23/00 | 分类号: | G01F2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资源 监测 节点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线网领域,具体涉及水资源监测节点。
背景技术
在电力领域,由于用户数量比较大并且位置分散,我们往往需要借助于无线网络的优势来达到自动控制的目的。我们知道只要有用户的地方就需要有节点,节点安装的地方遍布各地,难免部分节点需要安装在地下。在各种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的作用下,地下水的数量和质量是随时间和空间变化的,我们需要及时掌握水量的这种动态变化,制定适合该种情况下节点的运行方案。实现对节点的用电负荷统计、线损分析、异常监控和远程控制。以便节点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查找到准确可用的路由信息,达到快速、准确和高效的要求。但是现有节点却无法实现对水位进行相应的监控,来满足这种更高层次的需要,如何用一种简单实用的方法来达到这样的要求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水资源监测节点,在节点中增加水位传感器和水位显示装置,用以及时准确的掌握水位的变化情况,制定与之相适应的方案来实现异常监控和远程控制,达到更好的传输数据信息的要求。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水资源监测节点,包括微处理器、无线通信模块、数据通信模块、时钟控制器、A/D转换器、D/A转换器、水位传感器和水位显示器,所述的无线通信模块、数据通信模块、时钟控制器、A/D转换器和D/A转换器均连接在微处理器的对应端口上,所述的A/D转换器一端连接有水位传感器,水位传感器上还连接有水位显示器。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
所述的数据通信模块一端与外部装置连接,外部装置为节点设备或者是中继设备。
所述的无线通信模块一端与外部网络连接,外部网络与汇聚点设备连接。
所述的微处理器上还连接有继电器。
所述的无线通信模块的型号为MCU_RFB_V1.2。
所述的数据通信模块的型号为ZF02L。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在A/D转换器上连接有水位传感器,用以自动及时检测地下水位的动态变化情况,掌握其变化规律,对节点设备的电负荷统计、线性分析、异常监控和远程控制,使节点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查找到准确可用的路由信息,适应网络拓扑的快速变化。
2、在数据通信模块上设置有相应的I/O接口与外部设备连接,省去二次开发过程,使用更方便。
3、在微处理器上还连接有继电器,当输入量的变化达到规定要求时,在电气输出电路中使被控量发生预定的阶跃变化,保护了微处理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不限于此。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微处理器、无线通信模块、数据通信模块、时钟控制器、A/D转换器、D/A转换器、水位传感器和水位显示器,数据通信模块一端与外部装置连接,外部装置为节点设备或者是中继设备。微处理器上还连接有继电器。无线通信模块的型号为MCU_RFB_V1.2。数据通信模块的型号为ZF02L。本实施例的无线通信模块、数据通信模块、时钟控制器、A/D转换器和D/A转换器均连接在微处理器的对应端口上,无线通信模块一端与外部网络连接,外部网络与汇聚点设备连接。本实施例的A/D转换器一端连接有水位传感器,水位传感器上还连接有水位显示器。其中优先的汇聚点设备为THeNet-TM1233汇聚点设备,A/D转换器型号为ADC0801,D/A转换器型号为DAC0830,节点设备为THeNet-TM1123节点设备,中继设备为THeNet-TE1303中继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外部信息通过外部网络传输到无线通信模块上,然后再传送到微处理器进行处理。同时水位传感器把外部的水位信息经处理显示到水位显示器上并将信息传到微处理器上,经微处理器处理以后通过数据通信模块传送到外部装置上。其中的时钟控制器对节点的所处的系统提供时间坐标的实时更新。
如上所述便可实现该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技高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技高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1227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