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螺旋式双侧输水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11228.6 | 申请日: | 2013-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577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30 |
发明(设计)人: | 杨宪;杨玉荣;张兴荣;苏小兵;耿龙昭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科瑞石油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40 | 分类号: | F04D29/40;F04D13/04 |
代理公司: | 东营双桥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7107 | 代理人: | 侯玉山 |
地址: | 257067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螺旋式 输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装备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压裂作业的新型螺旋式双侧输水泵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压裂机组中混砂车输送液体多为Mission离心泵,该泵结构复杂,制造工艺要求高,加工精度要求高,生产成本高,且所需功率较大,能耗较多,维护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作方便、效率高、成本低廉且方便维护的新型螺旋式双侧输水泵装置。
本实用新型具体技术方案是:包括泵体以及贯穿其内腔中轴线安装的泵轴,所述泵体通过安装在泵轴中部的螺旋叶轮分为进液室和排液室;所述的进液室上设有两个吸入口;所述的排液室上设有排出口。
上述方案可进一步改进为:
所述的泵体由两个T型三通垂直连接组成,且其中第一T型三通的直线口连接第二T型三通的垂直口;所述的泵轴贯穿两个T型三通的连接内腔后且两端与泵体分别定位;所述的第一T型三通的垂直口作为排出口,所述的第二T型三通的直线口作为吸入口。
所述的两个T型三通通过法兰连接。
所述的泵轴贯穿泵体内腔后一端与液压马达相连,另一端用轴承固定并密封。比如可以为:所述的排液室侧的泵轴端部与液压马达连接,所述进液室侧的泵轴端部用轴承固定并密封。
所述的螺旋叶片为三片,且分别呈45度均匀安装在泵轴上。
本实用新型泵轴与液压马达相连从而产生动力,液体通过进液室进入叶轮旋转区域,经叶片高速旋转,将液体增压加速并通过排液室将液体传出。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优点:1、结构简单,加工制造成本低;2、中间传动副少、排量大、效率高、功率损耗小;3、润滑简单,维护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泵轴;2、排液室;3、螺旋叶片;4、法兰;5、进液室;6、吸入口,7、排出口;8、液压马达;9、轴承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参见图1,一种新型螺旋式双侧输水泵装置,包括泵体以及贯穿其内腔中轴线安装的泵轴1,;泵体由两个T型三通通过法兰4垂直连接组成,且其中第一T型三通(左侧)的一个直线口连接第二T型三通(右侧)的垂直口;泵轴1贯穿两个T型三通的连接内腔后且两端(即第一T型三通的另一直线口和第二T型三通两直线口之间的位置)与泵体分别定位;其中第一T型三通的内腔作为排液室2,第一T型三通的垂直口作为排出口7,第二T型三通的内腔作为进液室5,第二T型三通的两个直线口作为吸入口6。泵轴1贯穿泵体内腔后,泵轴部安装三片螺旋叶片3,且螺旋叶片3分别呈45度均匀安装在泵轴上;排液室2侧的泵轴1端部与液压马达8连接,进液室5侧的泵轴1端部用轴承(安装在轴承座9上)固定并密封。
本实用新型泵轴与液压马达相连从而产生动力,液体通过进液室进入叶轮旋转区域,经叶片高速旋转,将液体增压加速并通过排液室将液体传出。本装置动力输入端采用液压马达驱动,控制参数优选:转速1700~2000rpm,排量约16m3/min,扬程1.5m。本装置替代混砂车Mission离心泵,满足混砂车对清水扬程、排量的需求;能量消耗,能量损耗比米森泵减少30%以上,生产加工、使用维护成本比米森泵降低60%以上。
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有可能对具体尺寸,或者局部结构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科瑞石油装备有限公司,未经山东科瑞石油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1122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