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吸收解吸线性控制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210677.9 | 申请日: | 2013-04-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838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 发明(设计)人: | 宋金富;张旭红;朱仰梅;阎雪飞;马洪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大齐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淄博伟创石油化工设计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53/18 | 分类号: | B01D53/18 |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巩同海 | 
| 地址: | 255410 山东省淄***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吸收 解吸 线性 控制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吸收解吸线性控制设备,属于化工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普遍使用的化学物质吸收解吸设备通常将吸收与解吸操作在不同的设备内进行,操作繁琐,能耗大,上世纪70年代吸收解吸二合一操作设备曾在化工领域应用一时,但这种设备能耗大、回流多。随着近些年的化工技术创新的兴盛发展,吸收解吸二合一操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因此原有吸收解吸设备能耗大、回流多的问题迫切需要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耗低,回流少,操作简单的吸收解吸线性控制设备。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吸收解吸线性控制设备,包括塔体,塔体为上窄下宽的罐状容器,塔体中部设进料口,进料口以上的塔体为吸收段,进料口以下的塔体为解吸段塔体顶部设出料口,内设若干浮阀塔盘,塔体中部连接水冷器和气泵,塔体底部设再沸器。
本吸收解吸线性控制设备内浮阀塔盘数目依据实际需要而定,其优选方案为:
浮阀塔盘数目为66块。
进料口设在第34块与35块浮阀塔盘之间。
水冷器连接在第18块与19块浮阀塔盘之间。
工作原理及过程:
工作时,汽液分离出的气相从塔中部第34、35块浮阀塔盘之间的进料口的进入,吸收剂为C5+馏分,由塔体顶部第一块板进入,气相组分与吸收解吸液在浮阀塔盘间充分接触置换,被吸收掉大部分C3以上组分的塔顶干气在压力控制下送出界外。吸收解吸线性控制设备吸收段中部第18块塔浮阀塔盘的物流经水冷器冷却后返回第19块浮阀塔盘。汽液分离出的液体在液位与流量串级控制下经气泵送入塔中部第35块浮阀塔盘,塔体底部的再沸器采用1.0Mpa蒸汽为热源,塔底解吸C3以下后物流由塔体底部液位控制自流至后续设备。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吸收解吸线性控制设备,吸收解吸线性操作简单,控制质量好,吸收段、解吸段变径设计,节省吸收解吸物流量,能耗低,采用中间物流水冷温度控制手段,吸收效果好,采用浮阀塔盘结构,生产能力大,比泡罩塔板大20%~40%,操作弹性大,操作流程短,材料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示意图。
图中:1、出料口;2、浮阀塔盘;3、进料口;4、塔体;5、再沸器;6、气泵;7、水冷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吸收解吸线性控制设备,包括塔体4,塔体4为上窄下宽的罐状容器,塔体4中部设进料口3,进料口3以上的塔体4为吸收段,进料口3以下的塔体4为解吸段,塔体4顶部设出料口1,内设若干浮阀塔盘2,塔体4中部连接水冷器7和气泵6,塔体4底部设再沸器5,浮阀塔盘2数目为66块,进料口3设在第34块与35块浮阀塔盘2之间,水冷器7连接在第18块与19块浮阀塔盘2之间。
工作时,汽液分离出的气相从塔中部第34、35块浮阀塔盘2之间的进料口3的进入,吸收剂为C5+馏分,由塔体4顶部第一块板进入,气相组分与吸收解吸液在浮阀塔盘2间充分接触置换,被吸收掉大部分C3以上组分的塔顶干气在压力控制下送出界外。吸收解吸线性控制设备吸收段中部第18块浮阀塔盘2的物流经水冷器7冷却后返回第19块浮阀塔盘2。汽液分离出的液体在液位与流量串级控制下经气泵6送入塔中部第35块浮阀塔盘2,塔体4底部的再沸器采用1.0Mpa蒸汽为热源,塔底解吸C3以下后物流由塔体4底部液位控制自流至后续设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齐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淄博伟创石油化工设计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大齐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淄博伟创石油化工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1067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