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循环厌氧反应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09664.X | 申请日: | 2013-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380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16 |
发明(设计)人: | 刘天来;杨垠皎;邹太平;地尔夏提.艾沙江;祁守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伊犁川宁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28 | 分类号: | C02F3/28 |
代理公司: | 成都高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2 | 代理人: | 全学荣 |
地址: | 83500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循环 反应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化工设备,尤其是涉及工业废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发酵生产企业污水处理产生的沼气一般采用简单的直接燃烧的排空方法,不仅大量的热能未被利用,燃烧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硫等污染物,污染了环境,因此发酵企业如何充分利用这些沼气,不仅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需要,也是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的需要,更是企业实现社会责任的需要。
工业生产上,已经有企业针对红霉素废水中的糖类、蛋白质等可生化性较好,营养较丰富,比较容易降解等特点进行了一系列污水处理,然而抗生素生产废水的再处理和利用过程存在耗能大,效率低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双循环厌氧反应器,将硫氰酸红霉素生产废水进行有效处理,提高废水降解效率,并将处理过程产生的沼气回收利用,合理利用资源,减少能源消耗,提高经济效益。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循环厌氧反应器,包括罐体,罐体内部由底部往上依次设置有布水系统、一级污泥反应床、一级三相分离器组、二级污泥反应床、二级三相分离器组;所述一级三相分离器组顶部设置有连接第一气液分离器底部的第一集气管;所述二级三相分离器组顶部设置有连接第一气液分离器的第二集气管;所述第一气液分离器侧壁设置有连接布水系统的内循环回流管,顶部有沼气出口管;所述二级污泥反应床处的罐体侧壁有连接第二气液分离器的管道;所述第二气液分离器底部有连接布水系统的外循环回流管,侧壁有出水管,双循环厌氧装置所具备的内、外双循环系统可以使传质效率更高、抗冲击负荷能力更强、容积负荷进一步提高。
优选的,所述第一气液分离器位于罐体顶部,数量为四个。
优选的,所述第一气液分离器顶部的沼气出口管连接到一个管道上。
优选的,所述布水系统包括进水布水管、内循环布水管、外循环布水管,进水布水管连接进水管,内循环布水管连接内循环回流管,外循环布水管连接外循环回流管。
优选的,所述进水布水管、内循环布水管、外循环布水管上均布出水孔。
优选的,所述罐体内壁顶部设置有污泥沉淀收集系统。
本实用新型耗能少,生产效率高,可靠性好,适合工业上大批量生产运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俯视图;
图中:1-罐体,2-一级三相分离器组,3-第一集气管,4-第一气液分离器,5-内循环回流管,6-一级污泥反应床,7-进水布水管,8-外循环布水管,9-内循环布水管,10-进水管,11-外循环回流管,12-二级污泥反应床,13-沼气出口管,14-出水管,15-二级三相分离器组,16-第二气液分离器,17-第二集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循环厌氧反应器,包括罐体1,罐体1内部由底部往上依次设置有布水系统、一级污泥反应床6、一级三相分离器组2、二级污泥反应床12、二级三相分离器组15;所述一级三相分离器组2顶部设置有连接第一气液分离器4底部的第一集气管3;所述二级三相分离器组15顶部设置有连接第一气液分离器4的第二集气管17;所述第一气液分离器4侧壁设置有连接布水系统的内循环回流管5,顶部有沼气出口管13;所述二级污泥反应床12处的罐体1侧壁有连接第二气液分离器16的管道;所述第二气液分离器16底部有连接布水系统的外循环回流管11,侧壁有出水管14。
优选的,第一气液分离器4位于罐体1顶部,数量为四个。
优选的,第一气液分离器4顶部的沼气出口管13连接到一个管道上。
优选的,布水系统包括进水布水管7、内循环布水管9、外循环布水管8,进水布水管7连接进水管10,内循环布水管9连接内循环回流管5,外循环布水管8连接外循环回流管11。
优选的,进水布水管7、内循环布水管9、外循环布水管8上均布出水孔。
优选的,罐体1内壁顶部设置有污泥沉淀收集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伊犁川宁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伊犁川宁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0966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油脂分离器
- 下一篇:一种新型组合填料悬挂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