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体积混凝土表面保温测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09603.3 | 申请日: | 2013-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886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井向阳;周伟;常晓林;马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G21/02 | 分类号: | E04G21/02;G01K11/24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张火春;王汛琳 |
地址: | 43007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体积 混凝土 表面 保温 测温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混凝土保温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大体积混凝土表面保温测温装置。
背景技术
工程实践表明,大体积混凝土的开裂破坏大多为表面裂缝,如不加控制进而会诱发深层裂缝和贯穿性裂缝,严重影响结构的整体性和耐久性,危害较大。国内外的学者们对此做了大量的研究,认为表面裂缝主要是由混凝土自身的干缩效应和内外温差及温度梯度所致。
混凝土的干缩问题可通过养护来解决;而内外温差及温度梯度问题则较为复杂,不仅涉及到混凝土内部温度的控制,同时受外界环境温度的影响。众所周知,外界气温的波动具有随机性,且变化频率和幅度均较大。因此,人们通常采用保温技术来控制混凝土的表面温度,进而可实现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的目的,这是防止温度裂缝的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当前普遍采用的保温方法为:混凝土浇筑后,在其表面铺设保温材料如保温板或保温被,其保温效果主要取决于保温层的厚度。
在实际工程建设中,保温材料的厚度通常都是在施工前根据施工方案和当地气候条件来预先制定,但是其保温效果却比较模糊,即:没有一个严格的控制指标,大都是人为地根据气温变化和保温材料的铺设质量来评估其保温效果,精确度较低。对于连续、快速浇筑条件下的高混凝土坝而言,其内部温度复杂多变,且工程区的气温也是瞬息万变,因此,通过保温来控制混凝土的内外温差就显得十分困难。特别地,在严寒地区施工的大体积混凝土,则需要全年保温,温控难度更大。对于已经出现表面裂缝的混凝士,如若需要检测其表面温度,则必须揭开保温板,这又将会影响其固有的温控状态,增加额外的风险。
因此,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混凝土的保温,同时又能够精确地反应混凝土内外温差,是当前高混凝土坝建设中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状,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大体积混凝土表面保温测温装置,通过在保温层底面设置测温组件,无需揭开保温层就可以精确地监测混凝土表面的温度,简化了施工程序,精确了保温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大体积混凝土表面保温测温装置,包括保温板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测温组件,所述测温组件包括测温光纤3和测温探头4;所述测温组件设置在保温板2底面,和混凝土1表面相接触,如图1所示。
所述测温探头4设置在测温光纤3两端,如图3所示。
所述测温光纤3呈等间距的直线形分布,如图2所示。
所述保温板2采用的保温材料为聚苯乙烯泡沫或者聚乙烯泡沫。
本实用新型采用保温板和测温组件构成大体积混凝土表面保温测温装置,其中测温组件设置在保温板底面。使用时测温组件和混凝土表面相接触,通过测温探头可获取测温光纤的温度测值,并传输到计算机终端。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在保温层底面设置了测温组件,可以方便地进行表面温度的监测,无需揭开保温层,简化了施工程序;强化了保温效果的监测,进而可以精确地控制混凝土的内外温差,提高了保温层的使用效率; 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便于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温层底部测温光纤平面分布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测温探头平面分布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
一种大体积混凝土表面保温测温装置,包括保温板2和测温组件,所述测温组件包括测温光纤3以及设置在光纤两端的测温探头4,如图3所示。测温光纤附着在保温板底面并紧贴混凝土表面,呈直线型分布,如图2所示。光纤的间距视大体积混凝土结构部位的重要性程度、工程区气候条件以及混凝土的温控要求而定,一般取1.0~2.0米。测温仪器接到测温探头即可读出整根光纤的感应温度,可认为是混凝土的表面温度。
保温板2的保温材料,一般使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或者聚乙烯泡沫塑料,这两种材料均为闭孔气泡结构,防水且隔热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既能阻隔外界温度对混凝土的侵扰,达到保温的目的,又能监测保温层的保温效果。在保温板的底层,即混凝土表面,安装有测温光纤及测温探头,在混凝土浇筑后,即可实时获取测温光纤的感应温度,而无需揭开保温板,减少了对保温板的损坏。使用本实用新型能精确掌握混凝土的表面温度,易于实现对混凝土内外温差的控制,简化了施工程序,提高了施工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大学,未经武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0960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