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螺杆泵井下减震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09580.6 | 申请日: | 2013-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716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06 |
发明(设计)人: | 高春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耐森特橡塑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17/10 | 分类号: | E21B1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盛峰律师事务所 11337 | 代理人: | 赵建刚 |
地址: | 053511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螺杆 井下 减震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田采油采气所用的井下工具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螺杆泵减震装置,可以减小因螺杆泵转子偏心产生的钻杆震动,减小钻杆磨损,延长钻杆役龄。
背景技术
螺杆泵作为一种新的举升方式在含水、沙量大的油井中具有明显优越性。但由于转子在定子内旋转时做偏心运动使抽油杆产生横向运动,导致抽油杆疲劳断裂,杆管磨损造成杆断、管漏,抽油杆离心惯性力使定转子间摩擦力加大,导致转子磨损、泵漏失。由偏磨导致杆断、管漏已成为影响螺杆泵检泵周期的主要因素。
因此,必须采取更为有效的防治偏磨措施,延长螺杆泵井检泵周期,以便更好地发挥螺杆泵优势,而要解决螺杆泵井杆管偏磨问题首先就要分析其偏磨原因,经过分析可知产生偏磨主要有以下2种原因:一是螺杆泵转子在定子内旋转时做行星运动产生的摇绳效应;二是油管弯曲或井斜。
目前各油田治理偏磨问题,基本上都是在抽油杆上安装扶正器,目的是为了减轻杆管间的磨损,但是考虑到下入时的通过性能,扶正器外径要小于油管内径一定值,所以摇绳效应不能完全被克服。另外我们应注意到扶正器是与油管本体不确定的某处相磨损,油管被磨漏,抽油杆被磨断是不可避免的。转子的偏心在3-8mm。由于油管与抽油杆间的环空有限,如不采取相应的措施,必然会导致底部抽油杆与油管之间的磨损。为了进一步减轻杆管磨损问题,我们开发研制了螺杆泵井下减震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新型的螺杆泵井下减震装置,解决上述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螺杆泵井下减震装置,包括耐磨轴(1)、上接头(3)、上传动杆(4)、上传动套(7)、连接管(8)、下传动杆(11)和下接头(12);所述耐磨轴(1)与所述上接头(3)固定连接;
所述上接头(3)与所述上传动杆(4)固定连接;所述上传动套(7)与所述上传动杆(4)在球面处靠紧,并通过所述上传动杆(4)的扁头与所述上传动套(7)传动连接;
所述下接头(12)与所述下传动杆(11)固定连接,所述上传动套(7)与所述下传动杆(11)在球面处靠紧,并通过所述下传动杆(11)的扁头与所述上传动套(7)传动连接;
所述上传动杆(4)能够在所述上传动套(7)的球面内做转动和摆角小于等于5°的摆动,所述下传动杆(11)能够在所述上传动套(7)的球面内做转动和摆角小于等于5°的摆动。
还包括耐磨接箍(2),所述耐磨轴(1)的外圆面与所述耐磨接箍(2)的内孔面间隙配合。
所述耐磨接箍(2)的内孔面上经渗碳淬火处理。
还包括上防脱垫圈(5)、上防脱螺栓(6)、下防脱螺栓(9)和下防脱垫圈(10);
所述上防脱螺栓(6)将所述上传动杆(4)压紧在所述上传动套(7)上;所述上防脱垫圈(5)装在所述连接管(8)上,所述连接管(8)的管口锁小并压紧所述上防脱垫圈(5);
所述下防脱螺栓(9)将所述下传动杆(11)压紧在所述上传动套(7)上;所述下防脱垫圈(10)装在所述连接管(8)上,所述连接管(8)的管口锁小并压紧所述上防脱垫圈(5)。
所述耐磨轴(1)的外圆柱面上设有右旋油槽。
所述耐磨轴(1)的外圆柱面上经高频处理。
所述上接头(3)与所述下接头(12)之间能够实现轴线最大夹角为10°时的传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可以总结如下:
1、本实用新型用于螺杆泵井,由于上下接头对连接管有不大于5°摆角,可化解抽油杆的横向震动,避免杆管偏磨。
2、本实用新型耐磨轴外表面上有右旋油槽,可加快原油上提速度。
3、本实用新型耐磨轴与耐磨接箍经过表面淬火处理,延长了役龄,延长了检泵周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耐森特橡塑制品有限公司,未经河北耐森特橡塑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0958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监控工件加工进程的监控装置
- 下一篇:一种无线局域网硬件双冗余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