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罐式集装箱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09012.6 | 申请日: | 2013-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190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柳溪;魏晓东;罗永欣;赵荣兵;施建荣;华柏生;杨冰;程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中集罐式储运设备制造有限公司;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集安瑞科投资控股(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90/20 | 分类号: | B65D90/2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隆天联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32 | 代理人: | 刘抗美;刘耿 |
地址: | 226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集装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集装箱领域,尤其与罐式集装箱有关。
背景技术
常规的40英尺或其他大尺寸的罐式集装箱,都带有鞍座,为了提高罐式集装箱端框纵向的承载能力,其下部一般带有斜撑梁,此斜撑梁一端连接在罐式集装箱端框的角件端上,另一端连接在鞍座上或者通过垫板连接到罐体上。一种结构中斜撑梁另一端通过垫板连接到罐体上,,每个角件端会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斜撑梁,而且基本上至少有一个斜撑梁向上且向内倾斜,为空间结构,一般需要配做,给加工制造带来不便,制造成本较高,这些斜撑梁空间位置不易统一,影响美观;另外一种结构将斜撑梁另一端直接连接在鞍座上,会使鞍座承受所有的纵向冲击力,有较大的剪应力,导致鞍座结构较笨重,同时自重较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出一种罐式集装箱,该罐式集装箱可以降低自重和制造成本,增加产品美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罐式集装箱,其包括一罐体、置于该罐体两端的两个端框、置于该罐体底部两侧的两个鞍座、以及一连接结构。该连接结构多根斜撑梁,该斜撑梁是从该端框底部伸出并连接于该鞍座的。
该连接结构还包括多个加强件,该加强件设置于该斜撑梁与该鞍座的连接处,该加强件的底端与该斜撑梁相连接,该加强件的顶端与该罐体相连接,该加强件的一侧与该鞍座相连接。
进一步地,该斜撑梁是水平延伸的。
进一步地,该加强件的顶端与该罐体是通过一垫板相连接的。
进一步地,该加强件为一立板或一加强盒。
进一步地,每根该斜撑梁与该鞍座的连接处各设有一对该立板。该对立板分别为第一立板和第二立板;该第一立板的底端与该斜撑梁的外侧相连,该第二立板的底端与该斜撑梁的内侧相连。
进一步地,每根该斜撑梁与该鞍座的连接处各设有一个该立板。每个该立板的底端与该斜撑梁的顶面相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罐式集装箱增加的立板,使罐体可以分担部分剪应力,使得鞍座的宽度有所减小,进而降低端框自重和整个罐箱自重,提高运输效率和能力;本实用新型罐式集装箱的底斜撑水平延伸,使得底斜撑的空间位置易于控制,结构简单合理,容易加工制造,降低生产成本;本实用新型罐式集装箱的斜撑梁结构和空间位置的统一,使得罐式集装箱的底部支撑结构比较美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罐式集装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图1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图2的E向局部示意图。
图5是图2的F向局部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斜撑梁、2立板、3鞍座、4垫板、5罐体、6端框、61角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予以进一步地详尽阐述。
第一实施方式
图1至图5示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的罐式集装箱。
本第一实施方式的罐式集装箱,其包括一罐体5,置于该罐体5两端的两个端框6,以及置于该罐体5底部的三个鞍座3。该三个鞍座3中的两个分别置于该罐体5底部的两侧。
该连接结构包括:与该端框6底部的每一角件61相搭的一根斜撑梁1和两块立板2,一共四根斜撑梁1和八块立板2。
每根斜撑梁1是从该端框6底部的角件61水平延伸出并连接于该鞍座3的。该斜撑梁1向内倾斜,与该罐体5的纵向有一个角度,可降低该鞍座3的宽度。
该立板2设置于该斜撑梁1与该鞍座3的连接处,每根斜撑梁1与该鞍座3的连接处各设有一对该立板2。该对立板2分别为第一立板2a和第二立板2b。本文中的第一、第二是相对的概念,并非用于限制其结构。
该第一立板2a的底端与该斜撑梁1的外侧相连,该第一立板2a的顶端通过垫板4与该罐体5相连接,该第一立板2a的一侧与该鞍座3相连接。
该第二立板2b的底端与该斜撑梁1的内侧相连,该第一立板2b的顶端通过垫板4与该罐体5相连接,该第一立板2b的一侧与该鞍座3相连接。
增加立板2后,集装箱使用过程中的纵向力,由鞍座3和罐体5分担,而在常规罐箱中纵向力仅由鞍座3承担,这样增加的立板2可降低鞍座3的要求,从而可减小鞍座3宽度,减小端框6自重。
第二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中集罐式储运设备制造有限公司;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集安瑞科投资控股(深圳)有限公司,未经南通中集罐式储运设备制造有限公司;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集安瑞科投资控股(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0901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压裂砂罐车用脚踏式旋转罐盖
- 下一篇:混凝土输送泵料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