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跳床脚架的改良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09003.7 | 申请日: | 2013-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641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06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怡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普鸿海体育用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3B5/11 | 分类号: | A63B5/11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智英财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01 | 代理人: | 张俊阁 |
地址: | 301617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脚架 改良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收纳叠合不占空间的跳床脚架的改良结构,尤适于应用在跳床或类似结构的跳床脚架的改良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弹跳床大抵具有一个圆形或矩形的框架,该框架的底部周缘环设有数个的支撑脚用以支撑于地面上,且该弹跳床的中央具有一网面,该网面的外周缘借助数个数个弹簧或弹性线体而与该框架的内周缘连接,当力量施加于该网面上时,网面将沿其法线方向位移下陷,当施力移除时,各该弹簧或弹性线体将提供回复力量,促使该网面回归原位,故,使用者可于该网面上下往复弹跳,而达到运动的效果。然,为增加弹跳床使用的稳定性,该弹跳床需占据一定的体积,致使该弹跳床收藏较不方便,请参图1所示,多个相同大小的弹跳床收藏时,需将第二个弹跳床A2的支撑脚叠放在第一个弹跳床A1的网面上,第三个弹跳床A3的支撑脚叠放在第二个弹跳床A2的网面上,如此依序叠放,因此,占据较大的空间,因此十分不理想。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人期能提供一种叠合收纳不占空间的跳床脚架的改良结构,乃潜心研思、设计组制,以提供消费大众使用,为本实用新型所欲研创的创作动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种叠合收纳不占空间的跳床脚架的改良结构。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跳床脚架的改良结构,包含:一框架,内周缘通过数个弹簧与一网面连接,该框架的底部周缘设有数个支撑脚,借助数个支撑脚支撑于地面,其中该框架的底部周缘设有数个内具结合孔的结合突柱,每一结合突柱配设有一结合件;以及数个支撑脚,该些支撑脚顶部设有一内具结合孔的套体,套体外侧连设一个具有弧度的杆体;借此,利用支撑脚的套体套合于框架的结合突柱,并通过结合件将支撑脚的结合孔与框架结合突柱的结合孔结合成一体,以令该跳床具有不占空间、方便叠合的支撑脚。
本实用新型相较于现有技术突出的优点是:利用具有弧度的支撑脚,令多个相同大小的跳床收纳时,具有不占空间的功效。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点及具体实施例可于以下配合附图的详细说明中,进一步了解。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弹跳床叠放收纳的立体外观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
图3是图2的局部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另一方向的立体外观图。
图5是图4的局部分解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收纳状态图。
其中:
A1、第一弹跳床 A2、第二弹跳床 A3、第三弹跳床
1、第一跳床 11、框架 12、弹簧
13、网面 14、结合突柱 15、结合件
16、支撑脚 161、套体 162、弧度
2、第二跳床 21、框架 26、支撑脚
3、第三跳床 31、框架 36、支撑脚
5、使用者。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请参图2~3,本实用新型的跳床1,包含:一框架11,内周缘通过数个弹簧12与一网面13连接,该框架11的底部周缘设有数个内具结合孔的结合突柱14,每一结合突柱14配设有一结合件15;以及数个支撑脚16,该些支撑脚16顶部设有一内具结合孔的套体161,套体161外侧连设一个顶部具有弧度162的杆体。
请再同参图4~5,该支撑脚16顶部的套体161套置于框架11底缘所设的结合突柱14,令套体161内的结合孔与结合突柱14内的结合孔相互对齐,再借结合件15由套体161底部插入将二者结合,使支撑脚16与框架11结合成一体,又,由于该支撑脚16的杆体顶部设有一弧度162,故支撑脚16的套体161与框架11的结合突柱14结合完成后,该支撑脚16的杆体则通过顶部的弧度162向外略为突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普鸿海体育用品有限公司,未经天津普鸿海体育用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0900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