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夹持器和基于该夹持器的酸化刻蚀仪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08905.9 | 申请日: | 2013-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641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8 |
发明(设计)人: | 赵立强;刘平礼;袁学芳;钟双飞;罗志锋;李年银;赵振峰;彭建新;杜娟;刘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01 | 分类号: | G01N21/01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廖曾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夹持 基于 酸化 刻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对地层岩心酸化刻蚀设备以及操作过程,具体是指一种夹持器和基于该夹持器的酸化刻蚀仪以及酸化刻蚀仪的操作方法。
背景技术
岩心酸化实验作为最重要的油气藏增产改造技术之一,在油气藏的建产、投产、高产、稳产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酸岩反应后岩面刻蚀形态与酸液类型、岩石类型、温度、压力、流速、酸液用量等有关,同时也是决定酸化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酸岩刻蚀实验及酸岩反应机理是优选酸液体系、优化酸压工艺的科学基础。
常规酸化静态刻蚀实验采用一定量酸液(通常为100ml),在特定温度和大气压下,与岩心反应特定时间后取出照相,从而观察酸液刻蚀后岩面形态;动态刻蚀实验往往是在静态刻蚀的基础上以一定旋转速度搅拌酸液或旋转岩心,或者采用酸蚀裂缝导流能力仪进行平板裂缝刻蚀,反应一段时间后取出照相,观察岩面刻蚀形态。
显然,常规酸化刻蚀实验不能模拟深度地层环境,其缺乏压力、温度和环形裂缝形态等参数,因此不能真实反应酸岩反应过程。根据现有常规酸化静态刻蚀实验,所得到的酸液往往在真正实施时,效果不甚理想,重复实验和重复施工现象严重。
现有技术的具体缺点如下: 1.受实验要求限制很难采用储层实际岩心,实验结果无法代表储层实际情况,且岩心制备难度大;2.实验难度大,成本高,效率低;3.无法实时跟踪裂缝壁面刻蚀形态的变化,不能真正实现液体和工艺优化。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进行实施观察和记录岩心和酸液反应时的变化、标准的模拟地层环境的设备和操作方法,即一种夹持器和基于该夹持器的酸化刻蚀仪及其操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夹持器,包括由中空封闭结构构成的可视化岩心夹持器,可视化岩心夹持器的上端开有上端通孔、下端开有下端通孔,上端通孔和下端通孔均与可视化岩心夹持器内部导通。
上述可视化岩心夹持器的上端内部和下端内部均设置有密封垫。密封垫用于密封夹持在可视化岩心夹持器内的岩心两端。因为。在实际刻蚀环境下。岩心两端不被刻蚀,实际是刻蚀的岩心侧面。而现有技术是进行平板刻蚀。因此,岩心的所有面均遭受到刻蚀处理,因此后期的实验数据不准确,不能为后期的实际操作提高可靠的参数。
可视化岩心夹持器为圆柱形或正方体或长方体或圆台体。其形状还可以根据具体的需求,完全仿真与地层裂缝形态制作。可视化岩心夹持器内部还可以为凹凸不平整的表面。可更加逼真的模拟地层裂缝形态。
含有所述夹持器的酸化刻蚀仪,包括与可视化岩心夹持器上端通孔连通的排液管。
还包括与可视化岩心夹持器下端通孔连通的稳压稳温定酸装置。
酸化刻蚀仪中,可视化岩心夹持器由透明材质做成,可视化岩心夹持器为中空封闭结构,可视化岩心夹持器的上端开有上端通孔、下端开有下端通孔,上端通孔和下端通孔均与可视化岩心夹持器内部导通。上端通孔、下端通孔用于后期酸化反应时通入酸液和排出酸化反应后的流体。
基于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采用透明材质做成的可视化岩心夹持器作为夹持岩心的设备,相对与传统酸化反应设备而言,本实用新型中的可视化岩心夹持器为中空封闭结构,仅在可视化岩心夹持器的上端开有上端通孔、下端开有下端通孔,上端通孔和下端通孔均与可视化岩心夹持器内部导通。这样,将柱状形的岩心夹持在可视化岩心夹持器内部,然后使得可视化岩心夹持器内壁与岩心外壁保持间隙,形成环形裂缝导流层,同时保持下端通孔和上端通孔均与环形裂缝导流层连通,这样可模拟岩心在地层的环境,同时可视化岩心夹持器为中空封闭结构,当一定压力和一定温度的酸液注入到环形裂缝导流层后,可模拟实际操作时对一定地层深度的压力和温度环境的模拟,可做到实验调节的唯一性变化,即在实验时,只需要改变酸液的成分即可观察到什么参数的酸液能对岩心起到刻蚀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石油大学,未经西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0890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速公路收费装置
- 下一篇:室内挂壁式取暖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