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致变色薄膜元件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20208674.1 申请日: 2013-04-23
公开(公告)号: CN203241673U 公开(公告)日: 2013-10-16
发明(设计)人: 钟仪文 申请(专利权)人: 泰特博智慧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G02F1/15 分类号: G02F1/15;G02F1/155
代理公司: 北京申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4 代理人: 周春发
地址: 中国台湾台南市东*** 国省代码: 中国台湾;7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变色 薄膜 元件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色薄膜元件,特别涉及电致变色薄膜元件。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后视镜是汽车上不可缺少的安全配件,它能让驾驶者不需回头就能方便地看到后面的交通状况;一般后视镜可分为车内后视镜与车外左右侧后视镜,行车时虽可通过后视镜避免因转头而造成交通事故的风险;但是,当驾驶者于夜间行车时,若后方车辆以远光灯照射,造成后视镜反射到驾驶者的眼睛上而产生眩光,瞬间将使得驾驶者眼前一片漆黑,此时前方若有来车急停或行人冲出将容易造成重大的交通事故;再者,驾驶者的眼睛若长期处于强光照射下亦容易产生疲劳,不只是影响驾驶者的健康,更加容易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

此外,在一个封闭的空间内,玻璃窗材能够带给人较宽视野的舒适感受,所以在一般建筑设计上,都可以看到许多玻璃窗材的应用;然而,增加窗户的设置面积以达到大量采光的方式,却也使得更多的太阳热能随之进入封闭空间内,从而增加了空调能源的消耗。

目前,一般隔热太阳热能的方式,会使用窗帘、低辐射玻璃(Low-E)或于玻璃外粘贴有色隔热纸等;以装设窗帘为例,其不但安装繁琐、占用室内空间外,又常有地形上的限制(例如:八角玻璃)而无法安装,且日后清理又有帘布拆卸与安装的麻烦;而采用低辐射玻璃的话,其产品本身除了具有多层镀膜制程繁杂的缺点外,在需要红外线进入室内保暖的状态下,低辐射玻璃又因为无调光功能而无法应用它,且虽然可以阻挡红外线,但节能效果有限;而粘贴隔热纸虽能使得阳光照射的部分不那么刺眼,却无法有效阻绝紫外线的肆虐,对于隔热作用也是差强人意,且使用后常发生氧化、颜色不均、褪色、起泡及皱褶等问题,若使用颜色较深的隔热纸时,虽具较佳的隔热效果,但与阴、雨天时,也会因为隔热纸而使得玻璃透光不佳,导致室内采光不足等缺失。

于是,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近年来业界即研发出一种电致变色玻璃,又称调光玻璃,其可通过改变电流以调整玻璃透光率,实现随意变换玻璃透光度的效果,除了可作为抗眩后视镜与节能窗使用外,更可应用于功能型眼镜与汽车天窗等需调整光线强弱的用途上;

现有技术中,出现了一种电致变色玻璃(参见图1),其包括——第一透明玻璃71、——第二透明玻璃81;——第一透明导电薄膜72和——第二透明导电薄膜82,——第一电致变色层73,——第二电致变色层83;所述第一透明导电薄膜72设于第一透明玻璃71与第一电致变色层73之间;所述第二透明导电薄膜82设于第二透明玻璃81与第二电致变色层83之间,第一透明导电薄膜72和第二透明导电薄膜82的材料可采用氧化铟锡(ITO);——电解质层91,所述电解质层91设于第一电致变色层73和第二电致变色层83之间,电解质层91的材质可采用固态或液态的电解质;同时在第一透明导电薄膜72和第二透明导电薄膜82之间提供一外接电压U,例如一直流电池;通过调整电压U或电流I的大小,使电致变色层73、83中的材料产生电化学反应,其产物对特定波长的光具有不同程度的吸收度,而表现出不同的颜色。

上述的电致变色玻璃于实际应用时虽可解决汽车后视镜以及玻璃窗材应用的缺陷,但当电致变色玻璃的面积越大时,其整片玻璃变色的时间亦成正比相应地增加,对于一些需立即变色的场合(例如:后视镜被强光照射或配戴调光玻璃的眼镜于户外走进室内时),常造成变色的切换速度过慢而导致使用上的不方便。

故现有技术存在不能适用于需即时(瞬间)变色的场合的需要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因变色的切换速度过慢而导致无法即时(瞬间)变色的缺陷,提供一种可缩短电致变色层的氧化或还原反应时间,可即时(瞬间)变色的电致变色薄膜元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电致变色薄膜元件,包括第一模组和第二模组及两模组之间设有的电解质层;

所述第一模组包括第一基板以及设于第一基板上的第一透明电极层;

所述第二模组包括第二基板以及设于第二基板上的第二透明电极层;

所述用以提供阳离子参与电化学反应的电解质层设于第一透明电极层与第二透明电极层之间;所述电解质层与第一透明电极层之间设有第一电致变色层。

所述阳离子为IA族金属离子。

所述第一电致变色层由复数个第一显示单元组成,相邻的第一显示单元间设有一间隙,每一第一显示单元彼此不相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特博智慧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泰特博智慧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0867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