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玻璃自动破碎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08554.1 | 申请日: | 2013-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862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杨绍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绍明 |
主分类号: | B60R21/02 | 分类号: | B60R21/02 |
代理公司: | 昆明正原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3100 | 代理人: | 金耀生 |
地址: | 653100 云南省***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玻璃 自动 破碎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安全逃生装置,尤其是一种汽车遇险坠落深水时汽车玻璃自动快速破碎逃生装置。
背景技术
当行驶的汽车突然遇险坠落深水时,由于发动机机舱进水很快,发动机自动熄火,驾驶室座舱内进水稍慢一些,但中控门窗及电脑板电器原件因受潮短路失灵,而水会对汽车门窗产生负压力作用,即使司乘人员实施拳打脚踢都是无效的。
据交通部门统计,我国10%的重大溺水死亡交通事故中,由于汽车遇险坠落水中造成溺水死亡的交通事故包括轿车、校车、客运车辆等,已逐渐成为道路交通事故中的“隐形杀手”。
目前已知汽车坠落水中逃生的办法是用“安全逃生锤”和 “玻璃固定手拍逃生器”,两项目在时间上都不能给司乘人员在第一时间迅速逃离遇险车辆的机会,因为在遇险时人的第一反应就是怎样赶快逃离险境,而忙乱中“逃生锤”置放在何处不是人人皆知的。用“逃生锤”也不可能在两分钟内敲开所有的汽车玻璃,而汽车遇险进水整个过程只需三分钟时间就能被水淹没。
汽车玻璃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除前挡风玻璃外(前挡风玻璃是用特殊的夹胶玻璃制造而成,在受到撞击破碎后不会形成散落状态,而是被玻璃中的夹胶层粘附着不致散落,使前排司乘人员在遇险时不会被其划伤),后挡风玻璃及车门窗玻璃是用钢化玻璃制造成的,耐压强度较高,在大面积受力作用下,如用脚踢是不会破碎的,而用锐器击打就容易破碎。被击碎的玻璃它不会像普通玻璃产生不规则碎裂,而是形成网状龟纹形,向下散落,安全性能较高(防弹玻璃除外)。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突然遇险坠落深水时,汽车玻璃快速自动破碎逃生装置,能获得在第一时间内司乘人员迅速逃离遇险车辆的机会和概率。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是:
汽车玻璃自动破碎逃生装置,由一套浮球触发器和正负极导线及多套定向爆破器组成;浮球触发器由上端盖与触发器壳体用丝牙连接构成,浮球触发器内有浮球,浮球上顶部有一金属触点,上端盖中心也有一接线柱触点,线柱触点与上端盖中心接线柱相连,在上端盖内浮球上有一防震弹簧,浮球底部有底座板和进水孔,多条进水槽垂直均匀地分布在浮球触发器(圆柱)壳体上(进水槽同时也是排气槽),上端盖上浮球和触发器壳体上部(各)有(多个)排气孔;定向爆破器由固定座体、活塞式弹头组成,在固定座体与活塞式弹头间有固定弹簧,活塞式弹头内部装有火药、火药内设有火花塞,火花塞连接正负极导线;定向爆破器安装在后挡风玻璃和左右车门玻璃上;正负级导线与汽车总成线连接,正负极的开端接在电源电瓶的正负极接线柱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当汽车突然遇险坠入水中时,无论是汽车猛然倾斜在水中还是缓慢误入水中,只要水位上升到浮球触发器所设定高度底部时,浮球就会在瞬间作出电源信号连锁反应,并传递给定向爆破器内的引火装置,火花塞迅速引爆安装在汽车后挡风玻璃及车窗玻璃上的定向爆破器,这一过程只需要三秒钟完成,而不需要进行人为控制和电脑控制,与现有的汽车“安全逃生锤”和“玻璃固定手拍逃生器”相比,可提高玻璃破碎速度,减少玻璃破碎时间5~10倍。
本实用新型装置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造价低、结构紧凑,既不影响汽车的外观,又给汽车增加了一项高档安全配置,与安全带、安全气囊及ABS共同构成了一个多方位的安全保护体系,不仅能提高保护生命的机率,同时也提升了汽车的档次和价位。
汽车玻璃破碎装置可以设定安装在轿车、越野车、校车、大中型客车及各类客运车辆上,以提高汽车在遇险入水时的安全保障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浮球触发器(常开时)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浮球触发器(进水时)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浮球触发器上端盖结构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的定向爆破器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俯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定向爆破器安装在汽车车门窗玻璃位置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定向爆破器安装在汽车前后挡风玻璃位置示意图。
图中:1、电源线,2、锁紧螺母,3、5、排气孔,4、上端盖,6、防震弹簧,7、浮球,8、固定板,9、进水槽(排气槽),10、底座板,11、18、环形导线,12、13、进水孔,14、线卡,15、接线柱触点,16、金属触点,17、触发器壳体,19、丝牙连接部位,20、正负极导线,21、火花塞,22、火药,23、活塞式弹头,24、连接孔,25、固定座体,26、固定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绍明,未经杨绍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0855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调式侧防护装置
- 下一篇:用于车门的防撞梁结构、车门和具有其的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