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升降机双层围栏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07632.6 | 申请日: | 2013-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597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刘跃进;王化龙;李向辉;程惠祺;贺伟萍;赵洪亮;黄玉祯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京龙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5/00 | 分类号: | B66B5/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张帅 |
地址: | 51088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升降机 双层 围栏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施工升降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升降机双层围栏结构。
背景技术
在工程施工中,随着机械化的逐渐普及,施工升降机在此领域中也占据了不可替代的地位,到现在为止,施工升降机的技术也逐渐的走向成熟。其中,人们对施工升降机的安全要求也越来越高,由于施工升降机的使用环境复杂,在施工升降机的使用中,安全是最为重要的事情;在一些特殊工况下,如井道内安装施工升降机,施工环境复杂,如何有效降低复杂环境给施工人员带来的危险,提高升降机施工的安全系数是每一位设计研发人员努力的方向,目前升降机的围栏大多采用单体围栏,这在复杂施工环境下对施工人员存在很多的潜在危险。
实用新型内容
为减少对施工人员造成伤害的可能性,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升降机双层围栏结构。
所述一种升降机双层围栏结构,包括下围栏和上围栏,为防止当施工人员站在笼顶操作时,井道上面掉下碎物砸伤施工人员,在所述下围栏和上围栏之间设有顶棚。
其中,所述上围栏通过第一螺栓结构连接顶棚,所述顶棚通过第二螺栓结构连接下围栏,所述下围栏通过第三螺栓结构固定在吊笼笼顶上。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顶棚为框形结构,所述顶棚上设有一天窗孔,紧邻天窗孔两侧设有吊杆孔。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增加了顶棚部分和上围栏部分,这样可以有效的防止井道上面落物砸伤操作人员,更好的保护施工人员,提高了升降机的安全系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升降机双层围栏结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的一种升降机双层围栏结构,包括下围栏2和上围栏1,在所述下围栏2和上围栏1之间设有顶棚3,采用顶棚3可防止当施工人员站在笼顶操作时,井道上面掉下碎物砸伤施工人员。
其中,所述上围栏1通过第一螺栓结构连接顶棚3,所述顶棚3通过第二螺栓结构连接下围栏2,所述下围栏2通过第三螺栓结构固定在吊笼笼顶上。
其中,所述顶棚3为框形结构,所述顶棚3设有一天窗孔31,紧邻天窗孔31两侧设有吊杆孔32,吊杆孔32可用于安装吊杆,天窗孔31可用于方便标准节的安装。
在安装本实用新型的时候,所述吊杆孔32穿过吊杆,进一步施工人员通过天窗孔31上去安装标准节,当安装完毕后,密封所述吊杆孔32,关闭所述天窗孔31。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京龙工程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京龙工程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0763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