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垫体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07092.1 | 申请日: | 2013-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367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16 |
发明(设计)人: | 林锦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达音创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3/30 | 分类号: | B32B3/30;B32B25/08;B32B2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利用二次射出的方式,即可易于橡胶材质的第一层板上接合塑胶材质的第二层板,其不仅使第一层板的至少一连接部与第二层板稳固接合,且可大幅节省制作人力及简化制作流程,以提升产品品质及生产效率的垫体结构。
背景技术
请参阅图1、图2所示,坊间现有的垫体10设有以橡胶材料射出成型的第一层板11,且在该第一层板11上凸设有复数个凸块111,在该第一层板11的各凸块111顶面上分别接合以硅胶或TPU等塑胶材质射出成型的第二层板12,使该垫体10更加耐磨或提升摩擦力;其中,该第一层板11的各凸块111与各第二层板12的接合方式,一般先以清洁剂或高周波清洗机清洁该第一层板11及第二层板12的表面后,并以人工作业的方式分别于该第一层板11的各凸块111顶面上涂附粘胶13,再将第二层板12贴合于该第一层板11的各凸块111顶面上,而利用粘胶13的粘着力接合第一层板11的各凸块111与各第二层板12;然而,该第一层板11与第二层板12的接合方式于使用上仍有如下的缺弊:
其先清洁该第一层板11及第二层板12的表面后,再以人工操作的方式于该该第一层板11的各凸块111顶面上涂附粘胶13,以分别接合第二层板12,由于该第一层板11的凸块111与第二层板12数量相当多,其不仅制作流程也相当繁杂,且相当耗费人力工时,而使产量无法提高,进而影响生产效率。
其利用粘胶13的粘着力接合第一层板11的各凸块111与各第二层板12,然而,粘胶13的粘着力有限,且当垫体10受力时,极易破坏粘胶13的粘性接合,而使第一层板11的各凸块111与各第二层板12损坏脱离,进而影响垫体10品质。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人遂以其多年从事相关行业的研发与制作经验,针对目前所面临的问题深入研究,经过长期努力的研究与试作,终究研创出一种垫体结构,并以改善现有技术的不足,此即为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宗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垫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含有橡胶材质的第一层板及塑胶材质的第二层板;该第一层板上设有至少一连接部,以二次射出的方式在该第一层板的至少一连接部上设有第二层板,以使该第一层板的至少一连接部与第二层板稳固接合成垫体。
所述的垫体结构,其中:该第一层板的一侧面上布设有复数个凸块,在该各凸块的顶面分别设有连接部。
所述的垫体结构,其中:该第二层板是硅胶材质。
所述的垫体结构,其中:该第二层板是TPU材质。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垫体结构,其包含有橡胶材质的第一层板及塑胶材质的第二层板;该第一层板上设有至少一连接部,且以二次射出的方式直接于该第一层板的至少一连接部上设有第二层板,以使该第一层板的至少一连接部与第二层板稳固接合成垫体;如此,利用二次射出的方式,即可易于橡胶材质的第一层板上接合塑胶材质的第二层板,并使第一层板的至少一连接部与第二层板稳固接合,而达到提升产品品质的实用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垫体结构,其利用二次射出的方式,即可易于橡胶材质的第一层板上接合塑胶材质的第二层板,以大幅节省制作人力,进而达到节省制作成本的实用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利用二次射出的方式,即可易于橡胶材质的第一层板上接合塑胶材质的第二层板,以简化制作流程,进而达到提升生产效率的实用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习式垫体的分解示意图。
图2是习式垫体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层板的外观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于第一层板进行二次射出第二层板的动作示意图(一)。
图5是本实用新型于第一层板进行二次射出第二层板的动作示意图(二)。
图6是本实用新型垫体的外观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垫体的剖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0-垫体;11-第一层板;111-凸块;12-第二层板;13-粘胶;20-第一层板;20A-垫体;201-凸块;202-连接部;21-第二层板;30-模具;31-第一模座;32-第二模座;321-套接部;322-成型部。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达音创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达音创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0709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效印刷版材烘干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抗老化多层复合防水卷材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