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生物燃料燃烧炉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06770.2 | 申请日: | 2013-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904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汪贤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汪贤勇 |
主分类号: | F24B1/18 | 分类号: | F24B1/18;F24B1/19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5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 燃料 燃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体的来说,是涉及到一种结构简单且燃烧充分的生物燃料燃烧炉。
背景技术
近年来,对生物质灶的开发和利用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正在逐步得到推广和应用。目前市面上生物质灶具的种类很多,有一种生物质灶的技术方案大致是包括有一个灶架和安装在所述灶架内的灶芯,所述灶芯具有一个直筒形的灶膛和套装在该灶膛外的炉灶套,所述灶膛与所述炉灶套之间为供气室,所述灶膛的管壁上部设有送风孔,所述炉灶套底部设有连接风机的输气管,所述炉灶套邻近灶口处设有排烟管;所述灶架与所述灶芯之间填充有保温材料。这种生物质灶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如下不足:1、对生物质灶的余热没有进行合理的回收利用;2、由于进料口设在灶膛口上方,中途添加燃料容易造成人员的烫伤;3、该灶的灶芯设计不合理,生物质燃料燃烧自上而下的方式,容易造成灶膛底部的空气供给不足,生物质燃料得不到充分燃烧,膛底部的灰烬中残留较多的余碳,生物质灶的热效率低。
生物质燃料在炉芯中较容易堵塞通风口,导致燃烧不充分,如果附加一个吹风机,会导致额外的电力损耗,不符合环保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燃烧充分的生物燃料燃烧炉。
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是其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下部的用于支撑壳体的支柱、设置在壳体正下部的承灰斗、设置在壳体上的进料口和烟筒,所述壳体内固定有上下依次设置的挡板和底板,所述挡板和底板上分别设置有挡透孔和底透孔。
所述挡透孔的直径大于底透孔的直径。
所述进料口处设置有用于封闭进料口的隔板。
支柱和承灰斗之间设置有间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壳体的底部设置有支柱,支柱向外撇开,在支柱的内部,即壳体的底部设置有承灰斗,用于承接掉落下来的灰渣。本实用新型在壳体内部设置有上下依次设置的挡板和底板,挡板和底极分别设置有挡透孔和底透孔,当生物质燃料从进料口进入到壳体内部时,生物质燃料掉落在挡板上,其中一小部分细碎的生物质燃料会通过挡透孔掉落到底板上,进入壳体内的生物质燃料在燃烧充分后变为灰渣,通过挡透孔和底透孔掉落到承灰斗中,拿走承灰斗就可以得到富含无机或有机质的肥料。
本实用新型的挡透孔的直径大于底透孔的直径,可以在保持生物质燃料在壳体内的同时也可以保证壳体内有充分的氧气供应。
本实用新型在进料口处设置有用于封闭进料口的隔板,隔板铰接在壳体上,随着生物质燃料往壳体内推入,隔板向壳体内部空间倾斜,送料完毕后自动复原,可以保证进料口的位置不至于出现灰渣,保证进料的顺利进行。
本实用新型的支柱和承灰斗之间设置有间隙,间隙可以用于送风,保证氧气的充足供应。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生物质燃料燃烧充分,效果好。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中,1壳体、2承灰斗、3支柱、4底板、5挡板、6烟筒、7底透孔、8隔板、9进料口、10挡透孔。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壳体1、设置在壳体1下部的用于支撑壳体1的支柱3、设置在壳体1正下部的承灰斗2、设置在壳体1上的进料口9和烟筒6,所述壳体1内固定有上下依次设置的挡板5和底板4,所述挡板5和底板4上分别设置有挡透孔10和底透孔7。
所述挡透孔10的直径大于底透孔7的直径。
所述进料口9处设置有用于封闭进料口9的隔板8。
支柱3和承灰斗2之间设置有间隙。
本实用新型在壳体1的底部设置有支柱3,支柱3向外撇开,在支柱3的内部,即壳体1的底部设置有承灰斗2,用于承接掉落下来的灰渣。本实用新型在壳体1内部设置有上下依次设置的挡板5和底板4,挡板5和底板4分别设置有挡透孔10和底透孔7,当生物质燃料从进料口9进入到壳体1内部时,生物质燃料掉落在挡板5上,其中一小部分细碎的生物质燃料会通过挡透孔10掉落到底板4上,进入壳体1内的生物质燃料在燃烧充分后变为灰渣,通过挡透孔10和底透孔7掉落到承灰斗2中,拿走承灰斗2就可以得到富含无机或有机质的肥料。
本实用新型的挡透孔10的直径大于底透孔7的直径,可以在保持生物质燃料在壳体1内的同时也可以保证壳体1内有充分的氧气供应。
本实用新型在进料口9处设置有用于封闭进料口9的隔板8,隔板8铰接在壳体1上,随着生物质燃料往壳体1内推入,隔板8向壳体1内部空间倾斜,送料完毕后自动复原,可以保证进料口9的位置不至于出现灰渣,保证进料的顺利进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汪贤勇,未经汪贤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0677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线缆外绝缘片剥线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动多瓶输液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