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红外线的给液泵智能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05959.X | 申请日: | 2013-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247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2 |
发明(设计)人: | 田剑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龙腾中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04 | 分类号: | G05B1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红外线 智能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给液泵智能控制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红外线的给液泵智能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自动结液泵具有安装无需打孔破坏墙面,补液无需灌装,杜绝了液体的二次污染,使其无接触、更卫生、方便、是取代传统香皂及其她瓶装、泵装洗护产品的时尚而经济的选择,但是在实际应用中,现有的自动结液泵在干扰源较多或有反射光的情况下,由于光线的干扰,很容易判断失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抗干扰能力强、操作方便的基于红外线的给液泵智能控制系统。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基于红外线的给液泵智能控制系统,包括电源、按键、LCD显示屏、微控制器、红外线接收器、红外线发射器、串行接口、电机驱动电路和液位传感器,所述液位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和所述红外线接收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微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微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红外线发射器的信号输入端和所述电机驱动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微控制器的数据端口与所述串行接口连接。
具体地,所述红外线发射器包括集成电路、红外发光管、第一电位器、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所述集成电路的复位端和电源端分别于电源和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位器的第一端和所述集成电路的放电端连接,所述第一电位器的滑动分别与所述集成电路的触发端、所述集成电路的电压端、所述第一电位器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集成电路的接地端、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和所述红外发光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红外发光管的正极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集成电路的输出端连接。
具体地,所述红外线接收器包括红外接收管、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一放大器、第二放大器、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电感、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二电位器和第三电位器,所述红外接收管的负极与所述电源连接,所述红外接收管的正极分别与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放大器的正极输入端、第四电容的第一端、第五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三电位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放大器的负极输入端、第二电位器的滑动端、第二电位器的第一端、电感的第一端和第三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位器的第二端、电感的第二端、第三电容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一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放大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分别与所述第二放大器的正极输入端、第四电容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放大器的负极输入端和所述第三电位器的滑动端连接,所述第二放大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的给液器由于光线的干扰很容易判断失误的情况,具有抗干扰能力强、无误操作、省电节能和操作简单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基于红外线的给液泵智能控制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红外线发射器的电路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红外线接收器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基于红外线的给液泵智能控制系统,包括电源、按键、LCD显示屏、微控制器、红外线接收器、红外线发射器、串行接口、电机驱动电路和液位传感器,所述液位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和所述红外线接收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微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微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红外线发射器的信号输入端和所述电机驱动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微控制器的数据端口与所述串行接口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龙腾中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成都龙腾中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0595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下行控制信令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提高多载波光源载噪比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