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医用正骨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204040.9 | 申请日: | 2013-04-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542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8 |
| 发明(设计)人: | 马元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元芳 |
| 主分类号: | A61H1/02 | 分类号: | A61H1/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5399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医用 骨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医用正骨器,属于医疗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特别是电脑的普及使坐姿工作的情况越来越多,颈椎病的发病率也呈直线上升趋势,所以社会对颈椎牵引器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目前在医院里多数还在使用支架式的颈椎牵引器,这种颈椎牵引器只有患者到医院去在医护人员的操作下才可以接受治疗。市场上的出售的家用颈椎牵引器大致有两种类型,一种是门式支架向上牵引式的,这种颈椎牵引器的缺点是需要在家人的帮助下才可以进行治疗操作,同时还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如果门式支架从肩上滑落将对患者造成伤害。另一种是气囊支撑牵引式的,这种牵引器虽然有着重量轻可以自助操作等优点,但是受冲气压力的限制对颈椎的支撑牵引力度不够,很难达到满意的牵引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医用正骨器,使用方便,增加牵引力度,使用寿命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新型医用正骨器,包括支架板,支架板上设置有固定机构和牵拉机构,其固定机构设置于支架板的中部,牵拉机构设置于固定机构的上方;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板,固定板与支架板连接,固定板上设置有两个肩部下压板,肩部下压板的侧部设置有手臂固定环。
优化的,上述新型医用正骨器,其固定板与支架板之间设置有调整机构;所述调整机构包括两个设置于支架板两侧的紧固卡,紧固卡通过中轴连接,中轴穿过支架板与固定板固定连接,中轴的轴端设置有紧固旋钮。
优化的,上述新型医用正骨器,其牵拉机构包括一个颈托,颈托上设置有若干伸缩杆,伸缩杆上设置有伸缩旋钮。
优化的,上述新型医用正骨器,其伸缩杆围绕颈托呈环状设置。
优化的,上述新型医用正骨器,其颈托的内侧面设置有充气气囊。
本实用新型可以同时进行颈部和腰部骨骼的物理治疗,使用方便;颈部治疗的机构不单采用气囊机构,还采用机械机构,这样的设计可以增加牵引力度,增加治疗效果;伸缩杆的设置可以调节牵引力度,使牵引力更加精确,通过肩部下压和颈部伸长,是疗效更加显著;本实用新型的设计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使用方便,使用寿命长于现有设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的技术特点。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新型医用正骨器,包括支架板1,支架板1上设置有固定机构2和牵拉机构3,固定机构2设置于支架板1的中部,牵拉机构3设置于固定机构2的上方;所述固定机构2包括固定板21,固定板21与支架板1连接,固定板21上设置有两个肩部下压板22,肩部下压板22的侧部设置有手臂固定环23。固定板21与支架板1之间设置有调整机构4;所述调整机构4包括两个设置于支架板1两侧的紧固卡41,紧固卡41通过中轴42连接,中轴42穿过支架板1与固定板21固定连接,中轴42的轴端设置有紧固旋钮43。牵拉机构3包括一个颈托31,颈托31上设置有若干伸缩杆32,伸缩杆32上设置有伸缩旋钮33。伸缩杆32围绕颈托31呈环状设置。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如图2所示,颈托31的内侧面设置有充气气囊34。
本实用新型可以同时进行颈部和腰部骨骼的物理治疗,使用方便;颈部治疗的机构不单采用气囊机构,还采用机械机构,这样的设计可以增加牵引力度,增加治疗效果;伸缩杆的设置可以调节牵引力度,使牵引力更加精确,通过肩部下压和颈部伸长,是疗效更加显著;本实用新型的设计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使用方便,使用寿命长于现有设计。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及其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士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条例的限制,上述实施条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属于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同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它等效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元芳,未经马元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0404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固体加热设备
- 下一篇:多手臂圆管焊接机器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