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园林灌溉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04039.6 | 申请日: | 2013-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521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8 |
发明(设计)人: | 马元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元芳 |
主分类号: | A01G25/06 | 分类号: | A01G25/06;E03B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399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园林 灌溉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园林灌溉装置,属于园林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种植的植物,花草,需要经常有人照看、护理。植物需要定期地晒阳光、浇水才能良好地生长。每天照看这些花草、盆栽会消耗人们很多精力,单浇水而言,就非常麻烦。浇水的量不能太少也不能太多,否则都不利于植物的生长。现在还没有一种装置能很好地控制每次给植物浇水的量使其正常生长。目前,帮助植株灌溉般采取的方法是在植株表面铺设带孔方砖,或是在植株土层表面堆砌石子,树皮等,水或养料顺着缝隙渗入土层,缺点在于:由于铺设带孔方砖或是堆砌石子,树皮都是在土层表面,这就使得土层的养分上下不均匀,深层土壤得不到足够的养分,植株根部无法得到有效地灌溉,造成植株存活率低、成本高,从施肥与改变土地原有酸碱度来考虑,这种方法也浪费肥料。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园林灌溉装置,植株存活率高,达到更好的灌溉效果,灌溉成本大大降低。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新型园林灌溉装置,包括雨水收集装置、储水罐、导流管和喷水头,其储水罐埋于地下,雨水收集装置设置于储水罐的上方,喷水头通过导流管与储水罐连接;所述雨水收集装置包括若干个弧形的圆盘,圆盘下方连接有若干引流管,引流管连接储水罐;所述储水罐的上部还连接有自来水进水孔,喷水头通过导流管连接储水罐,导流管与储水罐之间设置有加压泵;所述喷水头包括埋于植物一侧土壤内的基管,基管上设置有若干支撑凸起,支撑凸起之间设置有若干渗水孔。
优化的,上述新型园林灌溉装置,其雨水收集装置上设置有若干沿半径方向分布的导流槽。
优化的,上述新型园林灌溉装置,其喷水头一侧设置有湿度感应器,湿度感应器连接加压泵的控制端。
优化的,上述新型园林灌溉装置,其储水罐内部自来水进水孔下方设置有泥沙过滤网,泥沙过滤网下方设置有粉尘过滤层。
本实用新型喷水管的设置使得土层的养分上下均匀,深层土壤得到足够的养分,植株根部得到有效地灌溉,造成植株存活率高、成本低;湿度感应器预先设置好湿度值,可以监控土壤的湿度,达到更好的灌溉效果,使植物的根系不至于因为灌溉过度而使根系坏死;雨水收集装置的设置节约了水资源,使得灌溉成本大大降低;泥沙过滤网和粉尘过滤层使得灌溉水管不会因为泥沙等杂质堵塞而影响灌溉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的技术特点。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新型园林灌溉装置,包括雨水收集装置1、储水罐2、导流管3和喷水头4,储水罐2埋于地下,雨水收集装置1设置于储水罐2的上方,喷水头4通过导流管3与储水罐2连接;所述雨水收集装置1包括若干个弧形的圆盘11,圆盘11下方连接有若干引流管12,引流管12连接储水罐2;所述储水罐2的上部还连接有自来水进水孔21,喷水头4通过导流管3连接储水罐2,导流管3与储水罐2之间设置有加压泵5;所述喷水头4包括埋于植物一侧土壤内的基管41,基管41上设置有若干支撑凸起42,支撑凸起42之间设置有若干渗水孔43。
雨水收集装置1上设置有若干沿半径方向分布的导流槽13。
喷水头4一侧设置有湿度感应器6,湿度感应器6连接加压泵5的控制端。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如图2所示,储水罐2内部自来水进水孔下方设置有泥沙过滤网22,泥沙过滤网22下方设置有粉尘过滤层23。
本实用新型喷水管的设置使得土层的养分上下均匀,深层土壤得到足够的养分,植株根部得到有效地灌溉,造成植株存活率高、成本低;湿度感应器预先设置好湿度值,可以监控土壤的湿度,达到更好的灌溉效果,使植物的根系不至于因为灌溉过度而使根系坏死;雨水收集装置的设置节约了水资源,使得灌溉成本大大降低;泥沙过滤网和粉尘过滤层使得灌溉水管不会因为泥沙等杂质堵塞而影响灌溉效果。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及其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士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条例的限制,上述实施条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属于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同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它等效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元芳,未经马元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0403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