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单相大功率隔离电源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03931.2 | 申请日: | 2013-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432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16 |
发明(设计)人: | 李玉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超越数控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3/28 | 分类号: | H02M3/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1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单相 大功率 隔离 电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结构简单的单相大功率隔离电源。
背景技术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迫使计算机性能指标不断提高,但计算机应用领域的发展甚至比计算机本身的发展更加迅猛,很多场合下计算机必须满足安规要求,否则造成输入输出短路,烧坏主板等。目前,我们使用的主板,如至强等主板,在电路设计时,并非是三地隔离,这就要求主板的供电电路必须是三地隔离的;此外,大型的服务器等不仅要满足三地隔离,而且板卡较多,功率要求较高。基于以上原因,本发明提供一种实现电气隔离的大功率电源实现方法。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单相大功率隔离电源。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按以下方式实现的,一种单相大功率隔离电源,包括单相电路,该单相电路包括同步正向转换器芯片,所述同步正向转换器芯片分别连接有滤波电路、变压器与电流互感器组成的组合电路、电压采样电路和同步整流电路。该技术方案中的同步正向转换器芯片是指LTC3765和LTC3766同步正向转换器芯片组,通过设计单相电路,作为一级电路,实现输入端的DCDC转换,上述原理实现输入输出端的电器隔离。
进一步的,所述单相电路输入18V~36V的直流电压,输出的电压为18V。该技术方案中的同步正向转换器芯片输入:18V~36V,经过有源钳位正激拓扑电路后,输出18V。
作为优选,所述隔离电源包括一个单相电路。这样就能够实现500W功率的输出;作为优选,所述隔离电源包括两个并联的单相电路。这样经过二级单相电路,输出的功率为大功率1000W。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单相大功率隔离电源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构思巧妙等特点,本实用新型与传统的箝位绕组或谐振复位法相比,其可实现较高的效率;本实用新型是根据PICMG电源规范研制的CPCI电源,采用有源钳位正激电路,实现了输入输出端的电器隔离,保证了常温及湿热环境下的绝缘电阻满足军标要求。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框图。
附图中的标记分别表示:
1、单相电路,2、滤波电路,3、组合电路,4、变压器,5、电流互感器,6、同步整流电路,7、电压采样电路,8、LT芯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单相大功率隔离电源作以下详细说明。
如附图1所示,现提供一种单相大功率隔离电源,包括单相电路1,该单相电路1包括同步正向转换器芯片,即附图中的LT 芯片8,其采用LTC3765和LTC3766同步正向转换器芯片组合,所述LT芯片8分别连接有滤波电路2、变压器4与电流互感器5组成的组合电路3、电压采样电路7和同步整流电路6。所述隔离电源包括一个单相电路1。所述隔离电源包括两个并联的单相电路1。
为了满足大功率的输出要求,在设计过程中,选用大功率变压器,实现大功率输出。考虑到电路的耐流值不大于30A,选择18V作为一级电路的输出,也就是说单相电路的输入为18V~36V直流电压,经过第一级有源箝位正激变换器拓扑构成的降压转换电路将电压调整为18V输出,可实现500W以上的电路输出功率。采用两个单相的正激拓扑并联,一级实现500W输出,两级合并实现1000W的大功率输出。
本实用新型由两路并行输出的方式实现输出需求,同时满足输入地与输出地之间隔离的要求;有源箝位正激拓扑具有在每个开关周期内能进行自复位的特点,能够使用泄露电感能量,无需额外的复位绕组,并能实现初级开关软开启,这些都极大地提高了有源箝位正激拓扑的效率,作为第一级降压转换电路,能有效地保证总体电路的效率。
本发明实现的电源模块已经成功应用到模型服务器中,常温测试电源绝缘电阻不小于2KMΩ,且湿热环境下,整机的绝缘电阻不小于2MΩ。
除说明书所述的技术特征外,均为本专业技术人员的已知技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超越数控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山东超越数控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0393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