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散热片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03907.9 | 申请日: | 2013-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515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郑淳展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利庆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B32B15/08;B32B2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318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散热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散热结构,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多层复合材料结构的散热片。
背景技术
电子产品讲求轻薄短小乃是目前世界的趋势,于工业界通常需要尽可能的生产体积较小的电子产品,以期能在较小体积的组件内处理更大量的工作。以半导体制作而成的芯片,其体积的日益微型化就是最好的例子。而电子产品的微型化,除了上述的优点外,其亦伴随其它缺点,例如,轻薄短小产品的散热问题;此导因于电子产品的运行频率及速度的不断提升,更使得其内所产生的热量越来越多而无法适度地传导排除出去,当累积的大量热量于电子产品内会使电子产品于使用时的温度越来越高,此会而使电子产品的使用寿命变短,且有时会伤及使用者,而造成使用上的不方便。
对新式电子产品的散热问题,有人利用单体型式的金属薄片板作为散热片,但是若以单体之金属板作为散热片,则使电子产品的重量增加。因此,以单体之金属板作为散热片的方式,对于要求重量尽可能减小的可携式电子产品等的应用并不适合。因此,最近于散热片材料的选用,有人提议取代单体金属板,而采用质轻且散热效果高的石墨片,目前已经有商业用的产品出现。但是因为市售的石墨片的原料为细小尺寸的片状单晶细粉状,其中片状单晶细粉状的性质会造成制作大尺度石墨片的困难,故不易制作符合需求的大面积与形状的单纯石墨散热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散热片,其容易制作成各种面积大而完整的形状,且不容易断裂;将其附着于电子产品后,可将发热性组件内部所产生之热,以优良的热传导效率,将热传导至外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散热片,此散热片包括:第一塑料层、金属层、以及第二塑料层,所述金属层配置于所述第一塑料层与所述第二塑料层之间。
依照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所述的散热片,其中所述金属层具有网状结构,且所述第一塑料层与所述第二塑料层和所述金属层经过射包一体成型制成。
依照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所述的散热片,其中所述金属层的网状结构的形状为十字交叉状。
依照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所述的散热片,其中所述金属层的材料为具有延展性的金属。
基于上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散热片中的金属层是位于两个塑料层之间,保持有金属层的延展性使得整体的散热片不容易断裂,且容易制作成各种形状,又能制作大面积尺寸的散热片。
2、本实用新型金属层有良好的热传导效率,可以将发热源的热量扩散到整个散热片,均匀散热,散热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散热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金属层的一种网状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是依照本实用新型之一实施例的一种散热片的示意图,请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散热片100包括:第一塑料层102、金属层104以及第二塑料层106,于图1中可看出,金属层104配置于第一塑料层102与第二塑料层106之间。金属层104的材料可以为任一种具有延展性的金属,例如,铁基金属、铜基金属、铝基金属等等。散热片100中的金属层104可具有长条状或是网状结构,但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其它网状结构例如:织状结构或鸟巢般杂乱堆栈结构等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且第一塑料层102与第二塑料层104和金属层经过射包一体成型制成,金属层可以保持其优良的热传导性质。
图2是图1的实施例中金属层的一种网状结构的示意图。由图2可看出,散热片100的金属层104可为网状结构,而网状结构的形状可为十字交叉状或六边形状等,但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其它形状例如:不同多边形状或大小圆弧形状组成等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综上所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散热片中的金属层是位于两个塑料层之间,保持有金属层的延展性使得整体的散热片不容易断裂,且容易制作成各种形状,又能制作大面积尺寸的散热片。
2、本实用新型金属层有良好的热传导效率,可以将发热源的热量扩散到整个散热片,均匀散热,散热效果好。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几个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利庆,未经孙利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0390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洒水车
- 下一篇:一种可自行支撑平板后壳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