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纱笼旋转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03748.2 | 申请日: | 2013-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152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25 |
发明(设计)人: | 单忠德;李周;吴双峰;张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先进制造技术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F16M11/18 | 分类号: | F16M1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吴贵明;张永明 |
地址: | 100083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纱笼 旋转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纱笼旋转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抓纱方式中,纱笼是固定不动的,机械手在坐标机器人的驱动下,需要做三坐标运动和旋转运动,方能完成抓取筒子纱的动作。由于坐标机器人需要进行旋转运动,故在三坐标机器人上还需要设置旋转运动副,增加了坐标机器人的负载,相应的驱动能耗也会提高。并且,三坐标机器人的结构也变得更复杂,使得稳定性不足,还有可能导致工作效率降低。因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纱笼旋转装置,其通过纱笼的旋转,简化了相应的抓纱装置的结构,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纱笼旋转装置,包括纱笼,前述纱笼旋转装置还包括:旋转驱动机构,驱动前述纱笼旋转;支撑机构,支撑前述旋转驱动机构和前述纱笼。
进一步地,前述旋转驱动机构包括:动力单元,提供旋转驱动力;转动单元,在前述旋转驱动力的作用下转动并带动前述纱笼转动。
进一步地,前述旋转驱动机构还包括:变速单元,设置于前述动力单元和前述转动单元之间,用于控制前述转动单元的转动速度。
进一步地,前述旋转驱动机构还包括:控制单元,控制前述转动单元的旋转角度。
进一步地,前述纱笼旋转装置还包括:定位机构,定位前述纱笼并随前述纱笼一起旋转。
进一步地,前述定位机构为纱笼定位托板。
进一步地,前述支撑机构为底座,前述底座包括多根支腿以及用于设置前述旋转驱动机构的安装平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由于无需在结构复杂的坐标机器人上增设旋转驱动装置,而是在结构相对简单的纱笼旋转装置上设置能够驱动纱笼旋转的旋转驱动机构,从而可以实现纱笼和机械手之间的相对旋转运动,减少了坐标机器人的负载,降低了能耗,简化了坐标机器人的结构,增强了设备的稳定性,也提高了效率。
附图说明
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纱笼旋转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纱笼旋转式抓纱方法的第一步骤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纱笼旋转式抓纱方法的第二步骤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纱笼旋转式抓纱方法的第三步骤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纱笼旋转式抓纱方法的第四步骤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没有明确限定或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各个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纱笼旋转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纱笼旋转装置主要包括底座60、旋转驱动机构50和纱笼30等部件。
其中,底座60作为支撑机构,用于支撑旋转驱动机构50和纱笼30。参照图1,底座60可以包括一个安装平面和四个支腿。所述安装平面用于牢固地设置旋转驱动机构50,所述四个支腿用于稳定地支撑底座60及位于其上的其他部件。
底座60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采用多个支腿,并不限于图1示出的四个。底座60还可以采用其他能够起到支撑作用的结构,并不限于由支腿和安装面构成的结构。底座60可以设置在例如平整过的地面上,或者其他合适的工作平台上。
旋转驱动机构50用于驱动纱笼30旋转,其可以包括动力单元和转动单元。动力单元用于提供旋转驱动力,例如可以是电机等动力源,优选为步进电机。转动单元用于将动力单元提供的旋转驱动力传递给纱笼30,其可以例如是轴。
旋转驱动机构50还可以包括变速单元,其设置于所述动力单元和所述转动单元之间,所述变速单元用于控制和调节所述转动单元的转动速度。从而,可以利用变速单元实现动力单元和转动单元之间的平稳过渡,得到实际工作中需要的转动速度。变速单元可以是变速箱、齿轮组、蜗轮蜗杆机构等。
旋转驱动机构50还可以包括控制单元,其可以自动控制和调节所述转动单元的旋转角度,从而实现纱笼30旋转的精确定位。控制单元可以是单片机、个人电脑、工控机等。
纱笼旋转装置还可以包括定位机构,其用于定位纱笼30,并随着纱笼30一起旋转。作为例子,图1示出了纱笼定位托板40,其固定在旋转驱动机构50上,并位于旋转驱动机构50和纱笼30之间,当旋转驱动机构50驱动纱笼30旋转时,纱笼定位托板40也一同旋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先进制造技术研究中心,未经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先进制造技术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0374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