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储液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203390.3 | 申请日: | 2013-04-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731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 发明(设计)人: | 马玉天;陈大林;吴建明;周鹤立;罗明儒;郭少敏;黄虎军;张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D88/02 | 分类号: | B65D88/02;B65D90/04 |
| 代理公司: |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专利中心 11028 | 代理人: | 李迎春;李子健 |
| 地址: | 737103***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置 | ||
技术领域
一种储液装置,涉及一种特别适用于卡尔多炉硒吸收液循环与净化过程中同时储存清液和浑液的储液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多采用先进的“卡尔多炉—硒回收”工艺处理铜阳极泥,由于烟气中含有大量的粉尘进入硒吸收液中导致收尘设施频繁堵塞,为此增加了过滤设施和相应的储液装置,其中一个储槽储存清液,供收尘系统喷淋使用,另一个储槽储存浑液,与过滤设备相连,整套设施形成一个闭路循环。在使用过程中过滤速度与渣量的大小成反比,随着时间的增加清液供给速度跟不上收尘系统喷淋的速度,导致系统的溶液无法平衡,从而引起泵类设施的损坏和硒吸收效率的降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同时储存清液和浑液,有效避免因体积不够造成泵类设备损伤,提高硒回收系统硒吸收效率的储液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储液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的结构包括:
外罐体,该罐体为一封闭的罐体,其顶封板上设有压缩空气进口、清液进口、浑液进口、检修口;罐体底部侧壁设有一个浑液出口、一个清液出口;
内置储液槽,该储液槽为位于座于外罐体内底上的上端敞口的槽体,其槽体侧壁上设有一清液排出管,该排出管与外罐体的清液出口联接;
清液进液管,该进液管通过外罐体顶封板上设有的清液进口进入、下端位于内置储液槽内;
压缩空气进气管,该进气管通过外罐体顶封板上设有的压缩空气进口进入、下端位于外罐体内壁与内置储液槽外壁之间的下部。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储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置储液槽的高度为外罐体罐内高度的2/3。
本实用新型一种储液装置,能够同时储存清液和浑液,避免了因系统体积无法平衡导致的泵类设备损坏,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硒吸收效率。具有结构简单可靠、占地面积小、实用性强、成本低廉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储液装置,该装置的结构包括:外罐体1,该罐体为一封闭的罐体,其顶封板上设有压缩空气进口2、清液进口3、浑液进口4、检修口5;罐体底部侧壁设有一个浑液出口6、一个清液出口7;内置储液槽8,该储液槽为位于座于外罐体内底上的上端敞口的槽体,其槽体侧壁上设有一清液排出管9,该排出管与外罐体的清液出口联接;清液进液管10,该进液管通过外罐体顶封板上设有的清液进口进入、下端位于内置储液槽内;压缩空气进气管11,该进气管通过外罐体顶封板上设有的压缩空气进口进入、下端位于外罐体内壁与内置储液槽外壁之间的下部;所述的内置储液槽的高度为外罐体罐内高度的2/3。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储液装置,外罐体可采用PPH材料制成,罐顶封闭,预留有压缩空气进口、清液进口、浑液进口、检修口,侧面靠槽底预留一个浑液出口、一个清液出口,内置一敞口式的内置储液槽;内置储液槽材质可为PPH,能承受一定的压力,高度为大槽体的2/3,预留一清液出口与大槽体的清液出口连通,连接处密封良好。该出液管从内置储液槽侧面靠底部引出,穿过外部储液槽,并留有法兰接口,与喷淋系统相连,所有连接处密封良好。该清液进管从外部储液槽顶部通过法兰连接插入内置储液槽内,与过滤设施相连。浑液出管位于外部储液槽侧面靠底部的槽体上,与过滤系统相连。浑液进管从外部储液槽顶部通过法兰连接插入内置储液槽与外部储液槽槽体之间,喷淋后液从此管流入浑液区域内。
在贵金属冶炼过程的卡尔多炉硒吸收系统应用时,操作是在浑液与清液区均注入清水,液位比内置储液槽的高度稍低,启动浑液压滤泵,开启高压风充当搅拌,清液通过过滤设施流入内置储液槽,然后再开启清液喷淋泵,整个水路形成一个闭路循环。由于在一个储槽内运行,随着时间的增加,整个系统的体积始终保持不变,如果清液回流速度过快,将溢流至浑液区,不影响设备运行,如果清液回流不及,浑液区的上清液溢流至清液区,也能保证设备正常运行。使用过程设备运转正常,未发生过泵类设备的损坏现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0339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抗水型重负荷工业齿轮油
- 下一篇:硅铝酸盐绿色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