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侧光式背光模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03035.6 | 申请日: | 2013-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246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2 |
发明(设计)人: | 曹永;谭树民;张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7 | 分类号: | G02F1/13357;G02F1/133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1031 山东省潍***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侧光式 背光 模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晶显示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侧光式背光模组。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装置包括液晶面板和背光模组,背光模组依据光源的位置不同分为侧光式背光模组和直下式背光模组。其中,直下式背光模组,直接把光源安放在出光面下面,光源发出的光经过一段空间距离和扩散板的扩散和混合后,成为面光源发射出来;侧光式背光模组,光源放在背光模组的侧边,由光源(灯条)产生的白光透过反射片反射至导光板内。导光板主要功能是通过光散乱原理将入射的平行光转换成平面光,之后再经过扩散使导光板射出的光线扩散与偏向,最后再经由聚光棱镜片使光线在x、y 方向聚集并调整光线发散角度。
现有技术的侧光式背光模组包括背板、散热器、灯条组件、反射片、导光板、扩散片以及棱镜片等。现有模组的导光板定位方式直接影响了背光模组的物理机械性能,如果定位方式选择不当,会导致导光板与反射片、扩散片或棱镜片产生刮擦,使导光板划伤,从而导致模组的画面不良。传统技术的导光板定位方式,可以通过定位柱定位导光板,该结构的背光模组在定位柱位置会产生亮点,影响模组性能;传统的导光板定位方式还可以专门设计导光板定位结构,这样不仅增加了成本,而且额外增加定位结构也不利于背光模组的轻薄化。
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改进,以克服传统结构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导光效果好可靠性高的侧光式背光模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侧光式背光模组,包括灯条组件,导光板以及背板,所述灯条组件固定于所述背板一侧,所述导光板定位于所述背板上,并且:还包括螺钉,所述灯条组件通过所述螺钉固定于所述背板一侧;所述螺钉包括螺帽,所述螺钉螺帽将所述导光板定位于所述背板。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导光板靠近所述灯条组件一侧通过所述螺钉螺帽定位 ,所述导光板其余三侧通过缓冲垫定位于所述背板。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螺钉为两个,所述两个螺钉设置于所述灯条组件两端。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缓冲垫为硅胶缓冲垫。
本实用新型侧光式背光模组,灯条组件与背板通过螺钉固定,导光板靠近灯条组件一侧通过螺钉的螺帽定位,既可以定位导光板,又可以保证灯条组件与导光板之间的间隙,防止导光板受热膨胀后挤压灯条组件导致导光板翘曲变形。本实用新型侧光式背光模组改善导光板的定位方式,避免导光板的翘曲变形,提高模组可靠性的同时保证模组具有较佳的导光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侧光式背光模组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图1所示的侧光式背光模组的俯视图。
图3为图1中Ⅰ部分放大图。
图4为图1中Ⅱ部分放大图。
图5为图1中Ⅲ部分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侧光式背光模组具体结构。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侧光式背光模组,包括背板1,灯条组件2,导光板3以及散热器6,灯条组件2通过散热器6固定于背板1一侧,导光板3定位于背板1上。灯条组件2放在导光板3的侧边,由灯条组件2产生的光透过反射片(图中未标示出)反射至导光板3内,导光板3通过光散乱原理将入射的平行光转换成平面光,之后再经过扩散使导光板3射出的光线扩散与偏向,最后再经由聚光棱镜片(图中未标示出)使光线在x、y 方向聚集并调整光线发散角度。
如图3、图4所示,螺钉4将灯条组件2固定于散热器6上,散热器6通过其他螺钉(图中未标示)固定于背板1上;螺钉4包括螺帽,螺钉4的螺帽将导光板3靠近灯条组件2一侧与背板1定位。灯条组件2通过螺钉4和散热器6与背板1固定,靠近灯条组件2的导光板3一侧通过螺钉4的螺帽定位,既有效固定了灯条组件2和导光板3,又可保证灯条组件2与导光板3之间的间隙,防止导光板3受热膨胀后挤压灯条组件2,导致导光板3的翘曲变形,提高本实用新型侧光式背光模组可靠性及导光效果。如图2所示,螺钉4为两个,两个螺钉4设置于灯条组件2两端,灯条组件2两端的两个螺钉4将灯条组件2有效地与散热器6固定,从而保证灯条组件2牢固地固定于背板1上,同时,两端分布的螺钉4的螺帽也可以对导光板3进行有效限位,提高本实用新型背光模组可靠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0303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线指纹键鼠
- 下一篇:再生高强瓦楞原纸及其生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