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方坯电磁搅拌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03033.7 | 申请日: | 2013-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655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06 |
发明(设计)人: | 张曦;侯娜娜;张成武;彭玉枫;李洪涛;潘丽玮;刘乐;邓春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山渤海冶金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1/115 | 分类号: | B22D11/115 |
代理公司: | 北京纽乐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210 | 代理人: | 张朝元 |
地址: | 063020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磁 搅拌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方坯电磁搅拌器。
背景技术
连铸电磁搅拌装置由于能有效地改善连铸坯内部组织结构、提高铸坯质量,因而已普遍应用于连铸机上。一般在大小方坯连续铸钢上所用的电磁搅拌器的铁芯都是固定的,固定在搅拌器的壳体上,这种传统的设计适于铸坯断面变化不大的连续机。当铸坯断面跨度较大时,现有的解决办法主要有二种:一种是设置多台搅拌器,耗资巨大,吨钢成本显著增加;另一种是设置一台搅拌器,按照最大断面设计搅拌器内径,按照最小断面设计搅拌器功率,这是工业生产中普遍采用的法。在这种情况下,电磁搅拌器的设计显然效率低下。因为,对最大断面,搅拌器功率参数设置过高;对最小断面,搅拌器的气隙过大,搅拌效率低下。另外,一般结晶器铜管有一弧度不是直管,这样搅拌器内径必须适当加大以便于安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方坯电磁搅拌器,在铸坯断面跨度较大时,不会使电磁搅拌器的效率降低,提高搅拌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案来实现:
一种方坯电磁搅拌器,包括搅拌器主体,搅拌器主体的内部设有结晶器铜管,搅拌器主体上均匀分布有若干铁芯,铁芯上位于搅拌器主体内的一端设有绕组线圈。
所述搅拌器主体包括外壳和内壁,所述外壳设置于内壁的外侧,所述的结晶器铜管设置在内壁的内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可以根据方坯断面移动铁芯,既可以使铜管顺利插入搅拌器,又可以提高搅拌效率,并且不必加大搅拌器内径,适用于断面跨度较大的情况下。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方坯电磁搅拌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方坯电磁搅拌器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中:
1、搅拌器主体;2、铁芯;3、绕组线圈;4、结晶器铜管;5、外壳;6、内壁。
具体实施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方坯电磁搅拌器,包括搅拌器主体1,搅拌器主体1的内部设有结晶器铜管4,搅拌器主体1上均匀分布有若干铁芯2,铁芯2上位于搅拌器主体1内的一端设有绕组线圈3;所述搅拌器主体1包括外壳5和内壁6,所述外壳5设置于内壁6的外侧,所述的结晶器铜管4设置在内壁6的内侧;所述绕组线圈4采用克兰姆环形绕组形式,空心铜管冷却结构,铜管内通水冷却,环绕在铁芯2上。
铁芯2可以在搅拌器径向上滑动,绕组线圈3固定在铁芯2上,结晶器铜管4设置在方坯电磁搅拌器1中间。在安装状态下(如图1所示),铁芯2向外抽出,结晶器铜管4可以顺利插入搅拌器;在工作状态下(如图2所示),铁芯2可以向内移动,并根据方坯断面决定铁芯2的位置直抵结晶铜管4,以缩小气隙,既减小搅拌功率,又提高搅拌效率,向内移动的位置由铸坯断面决定,本实用新型不仅适用于方坯,还适用于圆坯。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申请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山渤海冶金设备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唐山渤海冶金设备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0303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移钢设备轨道终端缓冲装置
- 下一篇:智能物品管理系统和方法